寒冷的冬天,就该撸撸撸撸撸撸撸撸串!
撸着烤串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呀!
馆长今天说的重点是古人也热衷撸串:
山东临沂五里堡东汉墓单人“烧烤”画像石图(局部)
古人也吃烤串!!吼~吼~
陕西历史博物馆 汉代展厅 绿釉陶烤炉
其实古人的烧烤经验不比我们现代人的少:从其他考古发现来看,烧烤在秦汉之际流行起来。如何吃烧烤,在这时讲究也多了。《礼记·曲礼》中的“进食之礼”,提出了十几条“吃规矩”,其中一条是“毋嘬炙”,专门针对吃烤肉:不要狼吞虎咽,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仪态不佳。当时皇家、贵族,烧烤已成日常食品。像皇家御厨,分工明确,有的人便专门负责做烧烤。由此可见,当时皇帝也爱吃烧烤!
下图为: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汉代画像石《庖厨图》,为宴会准备食材,有宰杀鸡鸭牛羊的场面、温酒烹茶的场景注意看图上右方靠上位置,还可以看到烤肉串。人们正在架起炭火烤肉串,有人串肉,有人拿扇子煽火烤串。厉害了,我的祖宗们,居然是在烧烤!
而山东邹城出土的一幅楼阁宴饮画像中,楼上众人在举行宴会,而一人正拿着烤好的肉串飞奔上楼,似乎是担心肉串冷掉影响口感。
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先秦时期就有专用的“温鼎”,后来又出现了“温炉”、“染器”等一系列加热、保温器具......
四神温染器
染器是一种食器,专用于温食鼓酱的器具,汉代学者认为染为鼓酱,是染酱而食,故此推定染炉便是用于温酱的,适于隆冬时节使用。
西汉青铜染器,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其实,这种饮食方式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青铜染器就是最好的见证。
上图这件青铜染器由盘、炉和耳杯三部分组成。对这类器物的名称和用途,有学者认为它是用于温热肉羹的,因此称之为“烹炉”;因炉上的耳杯同西汉时期通用的酒杯形状一致,也有人称之为“温酒炉”;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室内陈列用品,作熏香之用,定名为“熏炉”;因为有的器物上有带“染”字的铭文,有学者甚至认为这种炉具是汉代贵族家庭染丝帛所用的器具。有专家根据其中一件染器上的“清河食官”铭文断定,这种器物应为朝廷中典膳的食官掌管,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既然是饮食器具,为何自铭为“染”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食肉时常以酱、盐等调味品为佐料,这些佐料是放在耳杯中的。染器的设计很符合汉代人的饮食方式,当时的人们是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案。有的染炉和染杯上还刻有顺序编号,宴饮时是一人一套,随吃随“染”,有点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
素面长柄三足银铛(chēng)
(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唐遗宝展 )
铛是一种带柄的温器,有的带足,类似于我们今天使用的长柄锅。铛的用途很广,有茶铛、酒铛、药铛;按材质分,有瓷铛、铁铛、铜铛、金铛、银铛等。
素面金铫(diao)
(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唐遗宝展 )
铫出现于汉代,是有柄有流的小型烧器,到了唐代这种器物开始广泛使用。
中国吃货的基因真的是祖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