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更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曾经,一部悬疑影视剧《鬼吹灯》火爆,讲述了“楼兰”“精绝”等古国的神秘讯息。最近,“楼兰”“精绝”的历史遗存,“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今年7、8月份,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不仅有佉卢文木牍等“精绝古城”遗存亮相,还有《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绢衣彩绘木俑”“彩绘伏羲女娲绢画”等网红展品……
双腹耳网纹彩陶罐与双耳彩陶罐(李政葳/摄)
青铜与彩陶的对话
从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看,不少遗址中的青铜器、陶器乃至石器,表明了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共存的状态。在历史的时空和地理坐标中,青铜与彩陶在绿洲、草原上不期而遇。
在展厅内,一件圆柱形的石人俑引发大家围观。它的上半部雕刻着人的头颅和手臂,头部雕刻较为细致,有清晰的五官及发髻,手臂只有轮廓抱于胸前,表示一种郑重、肃穆之态;其下部则不做雕琢,可直接插在台座或地面上。
其实,草原地带的游牧部落自青铜时代起就有在墓前设立石像的习俗。石像多是直立在地表,以简练手法雕刻。这种小石像与墓前大石像风格接近,一般用于墓室随葬。
从旁边的一件红铜镰刃部看,观众们能看出有明显的使用痕迹。作为收割庄稼的工具,这一时期的新疆草原地带已存在相当程度的农业生产。从这件农具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技术向西传播,已经深刻影响了天山南北经济文化发展。
另外,从源于公元前19世纪哈密天山北路出土的彩陶中,也不难发现新疆境内出土年代最早的彩陶,与河西走廊同时代的彩陶同根同源。哈密天山北路墓地位于哈密市的天山北路街区,墓葬年代距今3800至3600年,从1988年到1997年共发掘了700多座墓葬,以单人侧身屈肢葬为主,随葬有青铜、石、骨、金、银器以及装饰品等。
几何图划纹陶罐与石人俑(李政葳/摄)
三足青铜釜 (李政葳/摄)
47个国家、451件文物,仅这两个数字就彰显了这是一次空前的展览。包括中国在内的全部45个亚洲国家,以及希腊、埃及2个文明古国伙伴,都拿出了本国的精品文物。参展国家数量、文物数量和精致程度均史无前例。
三名盗墓者盗得六朝墓葬5件文物,本想卖个好价钱,却发现无法出手,于是将文物分了——西晋瓷碗,当了烟灰缸 有村民在自家竹林里发现大洞,目测可能有墓葬,遂报案
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并配文“略略略”;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