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聚焦 > 正文

刘伟鹏:对动物性别和长幼的分辩,是动物字的造字基础之一

刘伟鹏:对动物性别和长幼的分辩,是动物字的造字基础之一

对动物性别的分辩,也是一种概括能力和思维统筹能力的体现。

一般人为饲养的畜牲比较容易辨出性别,如果一个饲养员在需要对畜牲作出性别辨别时不能给出准确答复,那这个饲养员显然是不合格的。

并且因生活环境需要,在当时如何辩别公羊母羊、公牛母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因为在祭祀环节中,对祭品的研究,是周代前后社会生活习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祭品与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紧密联系。

而且“羊”是汉民族的主要食肉类,牛也在古代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羊和牛的习性了解是所有牲畜中最为普遍和广泛的技能,同时,以此衍生的汉字也最多。比如“物”字,“告”字,“牵”字,都与牛有关,都是取自“牛”的相关寓义。比如美字、羞字、鲜字,等,都是和羊的形态、味道有关。

甲骨文“牛”

甲骨文“牛”

在秦之前,“牛”“马”“猪”等动物都有各自的性别专用词,牡为公牛,牝为母牛,猪、羊、马等字,依此规律都有分公分母的专门汉字。这是一个庞杂而繁复的状况,需要有更高效、有清晰有序的体系来对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生理特征进行统筹概括。

人们根据“牡”和“牝”造字原理特性,发现这两个字所代表的突出的生理指征特点完全可以不限于公牛和母牛的范围,可以适用于所有动物的性别,在发现的推广这一原理后,“牡”“牝”的词义范围讯速扩大。 “牡鹿”“牡马”“牡羊”就很好地显示了这一类别动物的性别特征。

而同样是辨别性别,卵生动物的性别之分就相对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在汉字中与鸟的性别相关而衍生出来的汉字仅见雌雄二字,雄为鸟父,雌为鸟母。后来这两字派上大用场,这是后话。

在汉字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为什么用某一个阶段?是因为我实在是没有找到文献证据来例证说明这一现象,在某一阶段,“牡”“牝”淡出,其在汉字初始阶段的性别区分任务完成。之后对动物性别区分的用字由“雌”“雄”接手。刚刚我们说了,“雌” “雄”二字最初是专指雌鸟雄鸟,后来泛指整个生物体系,包括飞禽走兽,植物的性别,甚至到人类,有时也一些特殊场合用以作为区分性别。

对动物长幼的分辩,则是动物字另一个来源。

除性别之外,对于牲畜长幼大小的分辨,也是日常生活常见的场景,与此相关的汉字也有不少。

还是以羊为例子,比如羔就是羊子,“羜”(音zhù)为出生五个月的小羊,

再比如,“驹”(音jū)是两岁马、“駣”(音táo)三岁马、牛子为犊(音dú)、二岁牛为㹑(音sì)、三岁牛为犙(音sān),四岁牛为牭(音sì)。狼的幼仔称“獥”(音jiào),鹿的幼仔称为“麛”(音mí),獐的幼仔称为“麆”(音zhù), 幼兔称为“婏”(音fù),这些字因书写繁复,在汉字进化过程中,被逐步淘汰,现只在先秦两汉一些典籍中能见到。

甲骨文“兔”

甲骨文“兔”

这些字均能从字的构成上直观地看出其造字本义。但除本义之外,构成此字的原意义也被用在人类生活寓意中。比如上面说的“婏”字,因兔子的生殖力强,生子极易,疾而速,一年可生产七次,一胎可生七到十三只小兔,兔的这种生理特点又叠加其行动上的迅捷之意,“婏”也被人类用作快速之意讲。

刘伟鹏:对动物性别和长幼的分辩,是动物字的造字基础之一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2024-08-19 10:29 吉他文化 文旅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2024-08-12 10:26 巴黎奥运会赛场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2024-08-08 11:12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2024-08-05 09:38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2024-08-02 09:25 奥运会 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7-30 10:58 北京中轴线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