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端午的来源和屈原无关?

“端午那天孩子们问起粽子的起源,我当时虽乘机大讲了一顿屈原,心里却在暗笑,恐怕是帮古人撒谎罢。不知道是为了谎的教育价值还是自己图省事和藏拙,反正谎是撒过了,并且相当成功,因为看来孩子们的好奇心确乎得到了相当的满足。”

七十多年前,面对孩子们对端午来源的发问,闻一多写下了这段话。七十多年过去后,当今天的父母面对“端午节从何而来”的问题,大多也会提及屈原。追溯文献记录,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最早可溯及东汉,东汉学者应劭写道:“屈原以是日(五月五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

其实,对端午的屈原起源说,在各个时代都有大量异议者。在屈原之外,人们还提出了诸如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陈临等各种说法。尽管众说纷纭,由今观之,却还是纪念屈原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那么,端午习俗到底如何兴起?除了屈原传说之外,其他几种起源说法都讲了啥?今天,我们读一本名为《端午》的作品,一起了解这个我们“熟知”而又“无知”的节日。

端午的来源和屈原无关?

《端午》

端午节的民俗学考察

在民俗学研究中,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闻一多曾在《端午考》、《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文章中将龙舟竞渡与食用粽子两大习俗与历史上的吴越王国的风俗相联系。闻一多认为粽子原初是投喂给水中蛟龙的,而龙舟也与龙有关,因而端午节俗应当向“龙”身上探源。吴越人曾自认为“蛟龙之子”,为了契合“龙子”身份,有断发文身的习惯,龙对于吴越人来说是一种图腾式的存在,闻一多由此推演:

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总之,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远呢!

与闻一多的观点不同,《端午》一书中,作者刘晓峰沿用“复合性节日”的说法,认为端午并非一个单一起源的节日,而是吸纳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先民的五月节俗,最后定型为端午节俗,其中吸纳最多的就是夏至节俗。

对农耕社会而言,农历五月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即为夏至。古人对太阳的变化十分敏感,因而冬夏二至很早就被识别出来。《周礼》中就有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记载,而在夏至祭祀中,就有食粽、赠扇、系长命缕等节俗,这在后来也都被整合进端午节俗中。

再进一步会发现,很多在五月或是五月五日端午这天的习俗、说法,本质上都与夏至之交光照时长变化、阴阳转换有关。例如,官员们忌讳五月赴任到官,因为“五月到官,至死不迁”。五月到官,为何至死不能升迁?如果把夏至这个“阳之极”纳入考虑,似乎能得到合理解释:官员升迁为“阳”,五月到任,“阳”已“至极”因此难再升迁。

总的来看,端午节俗是由多地、多时的民间节俗统合而来,这些种类丰富的地方习俗最终汇聚而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端午节。端午并非单一起源,更非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观点已成为学界共识。

端午的奇人传说

尽管已有这样的共识,但是,自汉末六朝以来,人们就流行将某一节日和某一具体的人或故事结合起来,时至今日,人们为了“偷懒”,也更愿意接受端午仅有一个来源,即纪念屈原。其实在历史长河中,除屈原之外,端午还曾和其他的“奇人奇事”发生联系,并一度被追认为端午起源,其中代表有伍子胥、曹娥、介子推、陈临、马援等人。

春秋时期,伍子胥曾襄助吴王阖闾、夫差父子伐越,越国大败,伍子胥进言应当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与越国许和。随后“卧薪尝胆”的故事传言千年,越王勾践一面忍辱负重,一面派人谗害伍子胥,勾践尚未起兵伐吴,伍子胥就已被吴王夫差处死,并取子胥之尸装在皮革中,于五月五日将其投入大江。民间传说钱塘潮起时,能见伍子胥白马素车奔驰潮头中,伍子胥也因此被奉为潮神,香火不断,五月五日端午节也由此与伍子胥有了关联。

端午的来源和屈原无关?

海宁盐官镇海神庙中的伍子胥像

伍子胥起源说还带出它的“姊妹篇”,即曹娥起源说。在东汉石刻《曹娥碑》中曾记载一名上虞女子曹娥,她的父亲曹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待到一年五月,潮涌时刻,为了迎接潮神“伍君”(伍子胥),曹盱“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当时,曹娥年仅十四,思慕父亲,日日在江边哀哭,终有一日投江寻死。在她投江五日后,又抱着父亲的尸体从江中走出。这则故事中,端午节俗本因伍子胥而起,随着孝女曹娥的故事广泛传播后,又衍伸出端午起源于曹娥的说法。

端午的来源和屈原无关?

曹娥扑江

在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之后,还有介子推、陈临、马援等多种说法,其中,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始于唐代,但因为纪念介子推的还有寒食、清明节,这在当时已经是一年中的大节,一年两度纪念同一个人甚为不当,因而流传并不广泛。

而陈临起源说,则是歌颂苍梧太守陈临。陈临在太守任内,以孝悌之道化人,监狱内若有死凶犯人膝下无子,陈临会安排其配偶随侍狱中,待其生产。因而苍梧之地的百姓有言:“苍梧府,恩广大。能令死凶有后代。”在他死后,苍梧百姓于每年五月五日在东城门上为其祭祀。

比照起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将这些传说故事视为端午的起源确实“离谱”。但在阅尽传闻故事之后,我们也能理解先人将这些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视作节日缘起,其实情有可原。每一则故事背后,都寄寓着古人所推崇的人性美好品质。端午起源于屈原是一个谎言,但这则谎言包纳着巨大的教育意义,正如闻一多所言:“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端午,以求生始,以争取生得光荣的死终,这谎中有无限的真!”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