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台上,上海宝山区一湿地森林公园外的吴淞口灯塔成为网红打卡地。为了到达这一“野景点”,游客们要扒铁皮门、翻围墙,甚至还要面对涨潮后困于灯塔的危险。
不仅是吴淞口灯塔,很多“野景点”同样让打卡游客愿意不顾一切前往,而这些景点所在地往往或山势复杂、或海拔较高、或水域较深,让人听了不禁捏一把汗。
对于“野景点”的危险性,官方已经提示多次了,绝不能低估。尤其是前段时间,一位上海小女孩在海滩边走失最后遇难,令人心痛。她所消失的地点南汇“野海滩”,就是一处远近闻名的“网红野景点”。虽然相关部门明令禁止进入该区域,却并不能阻挡市民游客对于“赶海”的热情。
当然,“野景点”屡禁不止的背后,折射的是人们“另辟蹊径”旅游诉求的提升。传统景点的门票价格、开放时间限制、交通状况,也许给部分游客带来一种“只可远观”之感。尤其在一些网络平台笔记的助推下,游客更愿意去人少、小众的景点打卡,图的就是一股子新鲜感,还能给自己立个独一无二、引领风潮的人设。“野景点”的特色,可能正好补齐了正规景区的不足,也说明同类景色的稀缺,这种诉求是不容忽视的。
既然人们对“野景点”的兴趣如此之大,那么对此堵倒不如疏。在以安全为先的旅游理念下,管理部门首先可以对“野景点”进行一下分类:哪些是适合开发的,哪些确实不具备开发价值或者危险的。对于前者,可以有序引导、认领和监管;对于后者,管理部门和平台就应该及时劝阻游客了。
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近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系统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40余载创作生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
现代观念里过不下去随时离婚已不是新鲜事,其实在礼制严格的古代,离婚同样存在。古代夫妻离异被称为“仳离”“离绝”“绝婚”“出妻”“休妻”等,直到晋代,才开始出现“离婚”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