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伦敦的各大拍卖行正在因为中国的春节即将到来而调整拍卖日期。毕竟一些重要的中国买家或者卖家也许都会首先选择与家人团聚,他们的缺席自然会影响到拍卖的质量。
伦敦无疑是中国艺术在西方世界为自己正名的最重要的城市。80多年前的1935年11月28日,“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隆重开幕,这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在伦敦举行的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文物对外展览。来自中国的展品80%是故宫博物院的精品收藏,还有一些最新的出土文物。除此之外,还有其他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和私人机构提供的中国艺术收藏品,展品总数超过3000件,堪称举全世界之力量,展现中国艺术品的精华。为了这次展览,外方成立了由收藏家和鉴赏家组成的遴选委员会,由著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尤摩弗帕勒斯、赫伯森,汉学家伯希和、戴维德、拉斐尔等负责挑选中国之外的藏品。
这一切其实来之不易。
虽然自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起,中国艺术品或工艺品就大量进入王室和私人收藏的奇物室。但早期收藏家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几乎一无所知,来自中国的外销瓷景泰蓝等以夸张怪诞的风格迎合了当时西方对于远东的想象。19世纪晚期,随着古代墓葬、洞窟文物在市场上的出现,中国艺术好的一面才开始呈现在收藏家面前,尤其是日本对于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也影响到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而几件大事——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的爆发,尤其是清帝退位,使皇室的大批已形成体系的艺术收藏流入民间并流入西方成为可能。藏品的丰富激发了汉学家和收藏家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事实上,伦敦的此次展会并不是由一国所独立操办的,也不是任何国家政府的行为,而是由西方数位中国艺术的收藏家所鼓动的。毕竟经历了数十年收藏的积累,西方的中国艺术收藏逐渐进入了制度化的新阶段。在欧美的大中型收藏机构中,中国艺术开始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