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小李子梗已玩坏,我们来聊聊奥斯卡的历史与政治(5)

2016-03-02 09:22:51  共识网    参与评论()人

而演员奖和现在一样,永远是最口水横飞的奖项,1934年贝蒂·戴维斯的《人性的枷锁》连提名都没有拿到,人人都抱不平,结果第二年她凭相对平淡的《女人女人》获奖了,开了「补偿奖」、「人情奖」的先河。1937年的斯宾塞·屈塞,1940年的史都华和1941年的琼·芳登拿的实际上都是前一年的「补偿奖」。

还有一种情况是,奥斯卡奖设立之初已经进入晚年的伟大演员,学院迫不及待地对其进行嘉奖,唯恐晚了一步。例如1930年62岁的乔治·阿里斯获得影帝,1931年63岁的玛丽·德莱斯勒获得影后,他们的岁数比电影的历史还长,这么老的影帝影后在今天难以出现。

再说说技术奖,因为大片厂时期公司内部职位高低等级分明,一些重要的技术岗位经常挂名公司该部门主管,比如雷电华的范·内斯特·包格拉斯,30多年挂名300多部影片,一共拿过6次提名,他不可能忙得过来,米高梅的塞德里克·吉本斯更甚,挂名1000多部,得奖11次。很多时候他们并未参与具体的制作,这当然对真正做事的人不太公平。

米高梅摄影部门的头儿叫约翰·阿诺德,他手下还有哈尔·罗森、查尔斯·罗歇、约瑟夫·鲁滕伯格等知名摄影师,加上德国著名摄影师卡尔·弗洛恩德,在三十年代打造出米高梅以奢华壮观为标志的「片厂风格」(housestyle),从技术实力上他们应该是最强的,但由于一味追求华丽,缺乏变化和想象力,米高梅获得摄影奖的次数并不那么多。

在初期摄影奖项上居统治地位的是派拉蒙,他们从1930年到1934年,完成对这个奖的五连霸。值得一提的有李·贾姆斯,学习伦勃朗使用来自北方的自然光,是他用这种方法塑造了玛琳·黛德丽银幕女神的形象,还有善用半透明光照明技巧的查尔斯·B.朗,他掌机的《永别了,武器》影响了之后十多年的派拉蒙电影。

小李子梗已玩坏,我们来聊聊奥斯卡的历史与政治3

《永别了,武器》(1932)

1935、1936年轮到华纳公司的哈尔·莫尔与托尼·高迪奥轮流坐庄。今天我们熟知1941年的《公民凯恩》「开创」了鲜明的深焦摄影风格,但实际上在那之前好几年已经有摄影师在这么做。他们创新地使用了广角镜头,不是用来拍摄默片时代的那种大全景,而是用在更近的景别。

30年代后期镜头镀膜技术的出现,提高了透镜采光能力,使得摄影师敢于收小光圈,创造更大的景深。黄宗霑很早就这么做了。高迪奥在拍《风流世家》时大胆地制造出了比例失真的夸张前景。这种广角大景深的风格倾向几乎体现在当时半数的提名影片里,直到格雷格·托兰德凭借《呼啸山庄》获奖。

当然他的实验并未中止,一直延续到1940和1941年的《归途路迢迢》与《公民凯恩》,这两部伟大的影片虽然都获得了摄影奖的提名,却双双失利。如果从奥斯卡奖大多数时候更接受圆熟沉稳的技巧来看,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1940—1949年

进入四十年代,战争已经在欧洲打响,尽管美国并未正式参战,然而风雨欲来,黑云压城。好莱坞早在1936年已成立了反纳粹联盟,领先于他们的政府,特别是当美国电影被从德国市场上完全挤出后,德国人成为电影银幕上被长久抨击的对象。

珍珠港事件前的1939-1941年间,好莱坞制作了大量的反纳粹电影,一度引来兼具反犹和孤立主义倾向的共和党议员对好莱坞展开调查。罗斯福总统给1941年的奥斯卡颁奖礼捎来致辞,感谢电影界对保家卫国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