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苔》借“经典咏流传”火了,风流才子袁枚却沦为鸡汤诗人

2018-03-01 09:17:04    新浪博客  参与评论()人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袁枚这首被冷落了三百年的诗被突然唤醒,并且获得了诗这种小众物种通常难以享受的隆重礼遇,这样的景象不能不令人感慨冥冥中的造化安排。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李跃

那位锦衣玉食、风流倜傥的清代大才子袁枚,可能打死也不会想到,三百年后,自己的一首小诗会意外爆红,借助移动互联网制造了一个文化沸点。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报道说,这首诗之所以被刷屏,起因于不久前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的一期节目。

节目中,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一起表演了小诗《苔》,孩子们朴质的天籁之声感染了无数人。

据称,节目播出当晚至少一千万中国人记住了《苔》,一个晚上的传播可能超过了它在三百年内的传播总和(本文编发时,该视频仅在腾讯视频点击播放已超过1789万次——编者注)。

1

和人一样,一首诗也自有它的命运。无法统计,历史上,有多少曾被人反复吟诵的古诗在时间的深处失踪。

就像此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说,如果不是明代一个叫胡震亨的人搜集整理了一本名为《唐音统签》的唐诗全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唐诗,可能会少得可怜。

▲《宫藏唐音统签》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袁枚这首被冷落了三百年的诗被突然唤醒,并且获得了诗这种小众物种通常难以享受的隆重礼遇,这样的景象不能不令人感慨冥冥中的造化安排。

但在我看来,仅从文本角度来说,《苔》这首诗其实资质平平,而且我不太理解的是,作为典型的江南人氐,袁枚为何非要以产于北地的花之君王牡丹来进行对比。

其实,袁枚同时还写有另外一首《苔》:“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相较而言,这一首更有一种苍凉的意境与生命的况味,更令人感动。

而人们之所以愿意把各种感动献给前一首《苔》,或者说,它的意义之所以被一再放大,在于人们习惯于从励志角度对它进行加冕。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于阴暗潮湿地带的苔藓,在植物界是如此卑微弱小,属于绝对的底层,然而,它却不埋怨、不自卑,像牡丹一样盛放自己,这很容易呼应艰难奔波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的内心。

有个心理学效应叫“同温层效应”,指的是,人们总是跟意见相似的人为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们也容易与励志语境之间产生“同温层效应”,因为它往往契合自己的情感需要。

关键词:袁枚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