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苔》借“经典咏流传”火了,风流才子袁枚却沦为鸡汤诗人

2018-03-01 09:17:04    新浪博客  参与评论()人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袁枚这首被冷落了三百年的诗被突然唤醒,并且获得了诗这种小众物种通常难以享受的隆重礼遇,这样的景象不能不令人感慨冥冥中的造化安排。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李跃

那位锦衣玉食、风流倜傥的清代大才子袁枚,可能打死也不会想到,三百年后,自己的一首小诗会意外爆红,借助移动互联网制造了一个文化沸点。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报道说,这首诗之所以被刷屏,起因于不久前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的一期节目。

节目中,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一起表演了小诗《苔》,孩子们朴质的天籁之声感染了无数人。

据称,节目播出当晚至少一千万中国人记住了《苔》,一个晚上的传播可能超过了它在三百年内的传播总和(本文编发时,该视频仅在腾讯视频点击播放已超过1789万次——编者注)。

1

和人一样,一首诗也自有它的命运。无法统计,历史上,有多少曾被人反复吟诵的古诗在时间的深处失踪。

就像此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说,如果不是明代一个叫胡震亨的人搜集整理了一本名为《唐音统签》的唐诗全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唐诗,可能会少得可怜。

▲《宫藏唐音统签》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袁枚这首被冷落了三百年的诗被突然唤醒,并且获得了诗这种小众物种通常难以享受的隆重礼遇,这样的景象不能不令人感慨冥冥中的造化安排。

但在我看来,仅从文本角度来说,《苔》这首诗其实资质平平,而且我不太理解的是,作为典型的江南人氐,袁枚为何非要以产于北地的花之君王牡丹来进行对比。

其实,袁枚同时还写有另外一首《苔》:“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相较而言,这一首更有一种苍凉的意境与生命的况味,更令人感动。

而人们之所以愿意把各种感动献给前一首《苔》,或者说,它的意义之所以被一再放大,在于人们习惯于从励志角度对它进行加冕。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于阴暗潮湿地带的苔藓,在植物界是如此卑微弱小,属于绝对的底层,然而,它却不埋怨、不自卑,像牡丹一样盛放自己,这很容易呼应艰难奔波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的内心。

有个心理学效应叫“同温层效应”,指的是,人们总是跟意见相似的人为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们也容易与励志语境之间产生“同温层效应”,因为它往往契合自己的情感需要。

关键词:袁枚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