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海经》是中华文库里的一块瑰宝,里面有山,有水,有跑动的奇珍异兽,它带着一丝浪漫主义色彩,领我们进入。而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也皆来自于此。
《山海经》中神祇的形象,好多便是人与自然界动物的错综拼接。在这支神兽队伍里,有些是被赋予神力的动物,而有些则是“人面兽身”或“兽身人面”,分不清人与动物的主次地位。蒙昧时期的人类还没有把自身同自然界相互区别开来,认为自身与自然是等同的,以至于他们推己及物,认为自然万物同样拥有和自己一样的生命、意志、情感甚至灵魂,于是将万物拟人化或人格化。然后,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人们到处创造了许多神兽与妖怪。
乘黄,刘力文《山海兽》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还保存着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的存在曾经让古代历史学家很是尴尬。虽然它记录了古代地理信息,但是总是出现的奇人怪兽让它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所以司马迁曾说“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而清代《四库全书》直接把它算作是“志怪小说”。
对于这些诡异的神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从古至今不少画师试图揭开它们藏于文字背后的面纱。在这支神兽队伍里,有些是被赋予神力的动物,它们的原型可以在生活中继续考证,而有些则是“人面兽身”或“兽身人面”,分不清人与动物的主次地位。
九尾狐是婚姻“中介”
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被赋予了沟通神人的文化功能。因古书中对其形象的描写语焉不详,人们经常把它和凤凰、“三足乌”等混为一谈。
这里所说的青鸟,也是即“三青鸟”。在《山海经》中,“三青鸟”是以西王母的侍者身份出现的,其主要职责是为西王母取食。《山海经•海内北经》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意思是西王母依几案而坐,头上戴着玉胜,她的南面有三只大青鸟,专为西王母运送食物。西王母住在昆仑山,三青鸟则居于三危山。按《大荒西经》的描述,“三青鸟”有三只,头冠是红色的,眼睛是黑色的。
(明)蒋应镐绘图本《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和青鸟
有关西王母与“三青鸟”的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传甚广。至汉代,又出现了西王母与汉武帝相见的传说。在这个传说中,“三青鸟”又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汉班固的《汉武故事》载:“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此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即‘夹’)侍王母旁。”又云:“钩弋夫人卒,上为起通灵台,常有一青鸟集台上。”
《山海经》中的“三青鸟”,只负责给西王母取食。而在《汉武故事》中,其中一只已兼职为信使,被赋予了沟通神人的文化功能。另外两只则随西王母出行,以侍者的身份出现。青鸟一身兼数职,但后人似乎只对其信使的身份最感兴趣。
狌狌(明朝·胡文焕《山海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