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瑜
近期,知名收藏家冯玮瑜又有新作面世。《藏富密码》一经出版,她系统收藏的明清御窑黄釉瓷再度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记者在番禺自得堂见到她的时候,冯玮瑜刚从景德镇赶回来。她兴奋地表示:终于看到了黄釉龙缸成品,就是太大了,自己扛不回来。原来,自得堂大厅里摆放的这些黄釉瓷,都是近两年来她联合景德镇名家打造的复制品、衍生品……
深入交流下去,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看起来优雅灵秀的冯玮瑜,身上竟潜藏着如此强大的爆发力和想象力——她于收藏之余写书、开讲座,更参与到黄釉瓷的传承性研发和石湾陶塑的开拓性创作中,以此来活化传统,体现出一位收藏家的文化情怀和当代视野,特别值得点赞。
清康熙黄釉撇口大碗(冯玮瑜藏)
复烧黄釉瓷 调配颜色是第一个拦路虎
说起复烧黄釉瓷,冯玮瑜表示,念头闪现于两年前她应某拍卖公司邀请,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皇家气象”的明清御窑黄釉器个人收藏展。由于她作为内地私人藏家,首次以序列形式收藏和展出明清御窑黄釉瓷器,展品来源清晰,流传有序,在北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是一个学术性展览,到场的观众很多,有人想买点纪念品,发现什么也没得买,甚至连图录都没有,感到有些失落。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些衍生品,让大家去分享这样一种文化?回来后,我开始找景德镇的陶瓷名家一起研发,只是没料到这么难。”
御窑黄釉瓷颜色很高级。唯其太高高在上,反而这个题材过去没人系统收藏,景德镇也没人复烧过。“因为存世量太少了。里外全黄的器物,明清皇宫里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用;到了贵妃这个级别,就只能等而下之,用里白外黄的;再往下的级别,不能用这种纯黄色,还必须加彩,譬如加绿彩、粉彩等不同颜色。”
所以复烧黄釉瓷,调配颜色是卡在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要人工复原当时的泥料釉料,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配比,把泥料淘炼得跟过去一样,必须反复试验,一次一次复烧。“当时的御窑非常严苛,所有进宫器物都可谓万中挑一,以我们现在的财力物力要达到当时的宫廷标准,相当有挑战性。但我仍然希望保持颜色不‘化妆’,只要有瑕疵就必须敲掉重来。虽然再补色很容易就能遮掩掉黑点,但那样就不是原生态了。”
同时,为了达到过去那种晶莹剔透的瓷质,冯玮瑜坚持用天然矿物釉料烧制。这样一来,成品率也会大打折扣。如果用稳定性强的化工釉料,只要把烧窑的温度曲线做好,基本能烧出来统一的、一模一样的东西,合格率还能接近百分之百。“但化工釉烧出来的颜色是实的,没有活性,灯光打得再好也不通透。”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旧藏清代康熙黄釉锥拱缠枝莲纹梅瓶被冯玮瑜拍得后,自然成了她的“心头好”。这件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还曾专门写过一篇论文《浇黄釉锥拱缠枝莲纹梅瓶》来论证其为康熙御窑器,连故宫也没有同款收藏。该瓶器型挺拔有力,肩部浑圆大气,满刻的缠枝莲纹几无败笔。
这样一件高端黄釉瓷,在冯玮瑜的“严苛”督导下,景德镇的师傅基本上做到完美复原。作品上的缠枝莲纹,靠暗刻浇釉烧制而成,必须刻得恰到好处,太浅太深都出不了效果,而且通体一致,对艺人的要求很高。“一个很好的刻工,一个月只能刻两件作品,一旦烧坏了,就得从头来过。所以烧成十个以后,师傅们都说要歇一歇,太累了。”
柠檬黄釉暗刻葵花杯(复烧御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