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台湾“中研院”历任院长的政治纠葛(4)

2016-10-30 11:31:14      参与评论()人

1986年6月,钱思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继任院长选举风潮涌动,评议员中政府官员和教育官僚都有所行动,海外院士害怕蒋经国强力介入,再次连署推荐。投票结果,吴大猷以接近全票名列第一,第二、第三分别是蒋经国心腹阎振兴与其心脏病医生余男庚。吴大猷是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物理学本科毕业生,是第二代物理学家的代表人物,国际闻名的物理学大师。他从1956年开始就深深介入台湾科学事业发展中,曾任规划台湾科学发展的科学指导委员会(“科导会”)主任。在此期间,他认为原子弹目标只针对大陆,是“同胞相残”,劝阻蒋介石发展核武器计划,支持原子能和平利用,建议设立原子能委员会管理核能研究,以免军方擅权用于军事发展。因此与蒋经国产生矛盾,并被人骂为汉奸,“科导会”主任一职成为闲职。1978年,吴大猷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退休后全职回台,也基本上被闲置。

蒋经国虽有意直接控制科技政策,但他深知学术界公义不可轻侮,只得任命吴大猷为院长。吴大猷以他的国际声望,积极寻求“中研院”学术研究领域的扩展与研究水准的提升,他主张科学研究与政治分开,努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于1992年夏天在李政道的陪同下回到阔别半个世纪之久的大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之外,访亲问友。虽然如此,他的决策与举动仍不断受到“立法委员”的质疑,特别是随着台湾民主化进程的推进,预算会议也有民进党立委出席,“他便战战兢兢,有时为了准备质询,忙得满头大汗”。1993年5月3日,八十六岁高龄的吴大猷从上午九时到晚上八时(中午休息两小时)在立法院预算审查会议上连番受到民进党“立委”的冷讽热嘲甚至语言侮辱,被陈永发先生名为“吴大猷院长最长的一天”。年高德劭的吴大猷自然受不了这般耻辱,当年10月向李登辉提交正式辞呈。翌年1月,获准辞职。

吴大猷提交辞呈后,一些立法委员不顾“中研院”院长候选人选举规则,三度临时提案,推举李远哲担任院长,直接干预院长候选人的选举。在院长候选人临时评议会上,有人建议候选人发表政见。吴大猷闻言勃然大怒,强调学术自有其尊严,院长选举不能政治化与世俗化,候选人是靠学术声望得选,不是靠迎合取宠的演讲,更不能像政治选举一样,请客送礼、拉票拜票、人身攻击。选举结果是李远哲获得四十九票中的四十五票,成为第一人选。

李远哲是台湾土生土长的化学家,1961年获(新竹)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留美,1974年加入美国籍。1986年因“在应用分子束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与另两位化学家荣膺诺贝尔化学奖。“中研院”此前在台时期的历任院长都来自大陆,终于出现了一个学术成就和学术声望都可堪任院长的台籍人物,自然被寄予厚望,李登辉也全力邀请他回台服务。1994年,李远哲接受任命,放弃美国籍,全心全意为台湾学术发展服务,并修改“中研院”组织法,规定院长一任五年,可连任一届。

李远哲是“中研院”第一位诺奖院长,他希望以十年时间使“中研院”更上一层楼,成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与以往各位院长尽力维护学术独立,阻隔“中研院”与政治权力不同,他积极介入政党政治。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前夕,他发表文章为陈水扁背书,并担任支持陈水扁的国政顾问团团长。陈水扁当选后,担任跨党派小组召集人。他不仅自己参与政治活动,也鼓励院内科研人员批判时政,甚至兼任政治职务,走向学官两栖或弃学从政。因此,在他任内,不少的“中研院”科研人员被借调担任各种政府职务,如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金融监督委员会主任、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省政府委员、“国史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财政局长等等。李远哲支持学人从政的初衷,是认为“中研院”同人进入肮脏的政治圈子之后,“白的进去,把红的也变成白的”,不仅自己能全身而退,而且还能改善政治。可事与愿违,有些人积极求官,千方百计延长借调时间,一些人不仅没有以他们的专业素质改善政治,反而贪赃枉法,成为阶下之囚,使学界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