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台湾“中研院”历任院长的政治纠葛(5)

2016-10-30 11:31:14      参与评论()人

李远哲的政治态度,自然也给“中研院”的发展带来影响。李远哲上任之初,受到“立法院”委员的一致尊敬和爱戴,这是此前各位前辈没有的礼遇。但他助选陈水扁,自然引起在野党“立委”的反感,曾遭遇“立法院”冻结“中研院”总预算的危机。2006年10月,李远哲任期届满,基因体中心主任翁启惠等六位院士发起留任连署,被“立法委员”批为“马屁文化”,并援引袁世凯谋求称帝时所谓的“六君子”讥讽李远哲及六位院士。李远哲深受刺激,选择离开。

翁启惠在继任院长选举中票数最高,被陈水扁遴选为新任院长。翁启惠是国际闻名的生物化学家,台湾大学毕业后,曾在“中研院”任职。后留美,1994年当选“中研院”院士,2002年荣膺美国科学院院士。李远哲殷鉴不远,他就职以后宣布不介入任何政治活动。不想在第二任任期最后阶段,卷入“浩鼎科技”案,牵涉利益输送,将“中研院”抛入舆论漩涡,自己也不得不宣布辞职。翁启惠是“中研院”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这种原因去职的院长。

新任院长选举过程中,评议会需要在现任副院长王汎森、廖俊智、郭位(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马英九同学)及吴茂昆(前东华大学校长)四人当中选出三人。选举过程中,因临时改变程序,致使争议不断。据说,李远哲有操控选举的嫌疑。无论如何可以看出,自李远哲以来,三位“中研院”院长全是化学出身;自钱思亮以来,五位院长全是科学出身,而此前的四位院长,只有朱家骅是地质出身,但还是官僚政客。

廖俊智就任后,对“立法院”、外界批评“中研院”院士涉入政治过多(如连署陈水扁保外就医)的质询,表示院士是名誉职,他们有个人政治理念和社会关怀,院长没有权力管。其实,爱因斯坦也曾积极参与政治,痛斥纳粹的反人类行径,呼吁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还花不少时间撰写无聊至极又天真之极的政治小册子。但其间有一个需要把握的度,不能因此而荒废学术。爱因斯坦就从不把政治看得那么重要,正如他对助手所说:“我们不得不把时间分一下,一些给政治,一些给咱们的数学式;不过,对我来说,数学式比政治重要多了,政治都是关注一时的事,一个数学式可以永世长存。”

政治追求的是实用,是个人或团体之私利;学术追求的是真理,是人类知识之扩展,学术与政治之间具有天然的排斥性。问题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学术研究已经完全不同于它早期以个人爱好为特征的时代,已完全体制化与职业化,进入所谓的大科学时代。特别是随着国家科学政策的出现,政府与政府资助在学术发展上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学术一方面要求独立于政治,一方面又需要政府的大量经费,如何把握与界定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值得不断探讨与思考的问题。

录入编辑:洪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