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念和剧组确定了创作的初衷:希望这部经典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我们首先要把现代经典中蕴藏的现代意义挖掘出来。”
在曹禺的这部象征主义剧作中,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而当何念他们重新再去梳理《原野》整个故事的时候,决定把“仇虎复仇”这条故事线拎出来,“我们让他无限去轮回他的复仇线。我们想去探讨,复仇这件事情做到最后是有意义还是没意义。而仇恨这件事,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普遍性。”
这版《原野》的创作中,何念使用了一种新的演员训练方法。他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带领所有演员进行集体创作。通过熟读剧本,想象并尝试各种画面和表现方法。“这也是我在纽约学习的时候,一位英国老师曾经带领我们尝试的训练和创作方法。”
与此同时,剧组还把所有的北京人艺版本的《原野》都研究了一遍。经历了长时间的“研发”,《原野》的剧本解构被重新调整,虽然故事和台词几乎没有任何改动,但叙事顺序和方式却被完全改变。整出剧长被压缩在了一个半小时,这也是为了更适合年轻观众的接受度。
同样和“象征主义”的原作“相悖”,这版《原野》的舞台布景也看似十分写实。但舞美设计桑琦却和何念有他们的“阴谋”:“这个实的布景,其实是被虚化使用的。在一个实景的呈现中,叠加表现主义的手法,也许会有一种新的效果。”
在何念看来,经典的意义在于它蕴含的价值观、思想。但表达形式可以进行与时俱进的改变。“我们曾经想过在剧照加入两段新的台词,但是发现不合适。每个时代可能都会有属于它的表现形式,与当时的观众达成沟通,传递思考。”
让何念和剧组意想不到的是,《原野》的票房出人意外地火爆,首轮演出一出票就已经售罄, “我觉得这像是一个历史的呼应。让曹禺先生的经典剧本能在2017年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接受,同时用一个剧院开幕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经典,我觉得挺有意义的。”
而地处闹市的上海大戏院,似乎有可能吸引更多非话剧观众的人群。“这里门口时长会有很多路过的中年人驻足,看海报,询问演出和票价。可能他们中上一次看戏的时间是20年前,这个剧场的存在可能让他们20年之后又进入剧场。”
早前,一部讲述女主在重生之后如何一步步变得强大,最终得报前世血仇的作品——《凤唳九天》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该书网络点击量直逼3亿,在咪咕阅读畅销榜上排名第一,其作者晓云也为大家所熟知。
十年产出超过一千万字的创作,对于一般作者而言,约莫是十部作品的体量。但对于曾获咪咕阅读“最佳劳模奖”、“最受欢迎作品奖”的作家权掌天下来说,却只是五本书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