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由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平台、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中国文化教育与国际交流基金联合举办的“中外作家交流营启动仪式暨多民族文学外语传播座谈会”在京举行。
会场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副司长赵海云,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徐忠志,中共中央编译局文献翻译部俄文处外国专家凤玲、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中东学院土耳其语外籍讲师古育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玲等领导及专家参会并发言。活动分别由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平台负责人徐宝锋教授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赵晏彪主持。
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讲话说,今天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尤其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这样一次活动,来了这么多各方面的朋友,可以反映出大家对中国文学对外推广译介高度重视。就像好几位谈到的那样,中国现在真是从一个文化大国在向文化强国迈进,很重要的一点当然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要更加的树立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一个是来源于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记录我们的文明史。今天的世界,很多东西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的变化,只有文化的恒久性和影响力的长久,某种意义来说是代表一个民族的心灵心理的一个建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真正在这个世界上区别于别的民族不同的文明,区别于另外一个文明,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是对中国而言,而是对世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我今天这样一个活动,很重要的一点确实要形成合力,北京语言大学生毕竟是从事语言交流的重镇校园,加上我们译研网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共同合作,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我们把少数民族作家对外的作品推广和翻译工程,一定会呈现新面貌,我认为意义随着时间往后推移会越显现出价值。
刘利校长
刘利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感谢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对北语赠送少数民族作家图书,为北语学子打开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学者的窗口,中外作家交流营的启动,更是为海外汉学家、翻译家提供了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相互认识、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的机会。极大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接纳。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北语有责任,也有义务担当起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重任,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世界发声。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建的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是为世界推荐优秀作家作品,优秀译者的公益平台,我国国际传播公共能力建设的发展要求下,保证中国文化作品海外进行有效传播,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文化译研网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作品的海外译介和推广工作,寻找阐释当下中国作品出版与传播的新途径,海云司长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的丝路书乡工程,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得到很大的进展,这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要创举,也是为北语多国别,多文化交流与交往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叶梅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在讲话中说到:今天,在中国北京,在这么一所美丽的校园里进行中外作家推广和少数民族文学的推广重要的活动,意义重大而非凡。
这样一种态势表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已经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也为中国文学的版图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存在。那么就如目前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先生所说,我们中国文学不断的要走出去,但是我们要不断的向内看,看到中国文学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很大意义上就体现在多民族文学的硕果风采,今天在北京语言大学这样一所重要的平台上,刚才刘利校长在贵宾室里头给我们非常简短的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建校以来的情况,而且这么多优秀的外籍教师,这么多具有职业文化传统的李玲老师等等这样一批优秀的中国老师,这样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为中国多民族文学进一步繁荣,进一步推广,我想会起到非常有意义的作用,我相信今后我们多样性的合作,在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海云司长说到的一系列精彩的计划之中,过去我们曾经也做过一些努力,包括我们在国际书展上和有关单位也做过海外推广的计划,目前已经向海外推广的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已经有上百种,甚至更多,那么在国内的多民族作家和读者之间,还将进一步的搭建更有效的桥梁和平台,这是我们将进一步应该去做的。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协会来讲,非常感谢各位对少数民族文学繁荣的支持,而且我们相信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文化兴民族兴,文化强国家强,那么我们的多民族文学在新时代以来,将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副主任徐忠志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用“外眼”看中国
赵晏彪徐宝峰主持会
据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人徐宝锋教授介绍,“少数民族作家书架、中外作家交流营启动仪式暨多民族文学外语传播座谈会”是在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框架下采取的一项创新性的举措,通过为中外作家提供永久性的交流和创作基地,增进中外作家间的沟通和理解,加强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进一步面向世界讲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赵海云司长
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副司长赵海云指出,“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是“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点工程,自2017年3月起,该“计划”面向全球征集作品,最终评定出38部中国主题内容的图书,进行稿酬补助和出版补贴。主要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外国友人参与到中国内容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创作当中来。当前,更多的中国内容正在走向国际,但是外国人创作的、或者外国友人创作中国主题,更适合国外的市场,更符合国际的心理,更能够被所在国接受和传播。
向北语赠书
此次座谈会以北语为阵地,也是希望借助北语文化多元性和融合性的优势,更好地传播中国内容,通过丰富的留学生和国际校友资源,在海外正确发声。
中外作家交流营:寻找“本土代言人”
向观音山赠旗
为客观向世界树立中国形象,展现中国文化,通过广泛联系和积极培养对我国友好的海外汉学家、作家、媒体人、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鼓励并支持他们创新对外出版话语体系,面向国际市场、海外读者客观介绍中国主题内容,活动中启动了国内首家“中外作家交流营”,并由吉狄马加主席、赵海云司长、北京语言大学刘利校长向第一期交流营承办单位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陈景玉授旗。这是在“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框架下的一种创新方式,通过邀请“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涉及到的覆盖汉学家、翻译家、教授、政治领域专业人士、专职作家、出版人等多种职业的海外作者来华进行中国主题内容的发现、选择和创作,与中国作家、出版人进行合作选题、文学交流,架起理解桥梁,加深外国作者对中国的正确理解。
少数民族作家文学:遗落的明珠
外籍翻译家凤玲
此次活动还有另外一项议程,就是在大学建立“少数民族作家书架”。为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推广,在京的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吉狄马加、叶梅、赵晏彪、兴安、韩静慧、杨玉梅等以及民族文学汉文版、蒙文版、藏文版、维吾尔文版、哈萨克文版和朝鲜文版集体向北京语言大学赠送图书,将北语作为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时通过中国文化译研网,实现优秀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遴选,翻译和推广。马加主席、叶梅会长和刘利校长会上共同为“少数民族作家书架”进行揭牌,这将是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走出去”的新尝试。
外籍翻译家古育斯
少数民族文学是民族的重要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海外学者对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并不全面。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认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会专家分别就“多民族文学外语传播”现状、发展及问题展开了深入地交流。
专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