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服
通过图片,也许可以得到一个主观的印象:这三种朝袍,特别是两种冬朝袍的薄厚程度是有区别的。是的,虽然清代的制度上没有明确朝服款式区别的原因,但确乎记载了不同款式朝袍的穿用时间段:每年的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穿夏朝服,十一月初一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穿第一种款式的冬朝服,余下的时间则穿用第二种款式的冬朝服。
因此,个人认为出现两种款式冬朝服主要原因应该是时节的冷暖不同。就朝服的质地而言,有单、夹、棉、裘等多种,一般春秋用夹袍,夏季多用纱质的单袍,冬季则以棉、裘为主,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而轮换穿用。但无论是哪种款式哪种质地,所取用的面料无疑都是,如缂丝、妆花缎、妆花绸、实地纱、芝麻纱、妆花纱等等,无不代表着当时社会生产的最高水平。
不过,如此纷繁复杂的朝服,皇帝一年到底会穿几次呢?与现代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表现相反,清代的朝服作为国家最高礼服,仅仅在登极、大婚、文武状元金殿传胪、朝会、元旦(正月初一)、万寿节(皇帝生日)和各种国家级祭祀活动中穿用。
谁说皇帝只穿黄袍?
清代皇帝朝服的颜色有明黄、蓝、红、月白四种。不过,只有明黄色的朝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朝服”(兼具祭服功能),余下的三种都只能在祭祀时穿用,并且在不同的祭祀场合穿用不同的颜色:
也就是说,第一种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黄和蓝两种颜色,第二种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黄和红两种颜色,夏朝服则由明黄、蓝和月白三种颜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严肃的祭祀场合,朝袍并不能单独穿用,而是要与石青色衮服搭配穿用。这种石青色近似于古人所尊崇的玄色(即黎明前天空的颜色),当它套穿于明黄色的朝袍外时,恰好可以构成“上玄下黄”的色彩配搭,与“玄衣纁裳”的古制相吻合。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欣赏与清代帝王相关的画像时,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穿法:
《塞宴四事图》中乾隆皇帝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