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自隋唐时代起,黄色被定位皇帝的专用色,皇帝的一切用物,但凡可以被做成黄色的便都跟着一起“黄袍加身”,一般的臣子庶民是不能擅自使用的。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清代的皇帝就只能穿黄袍呢?当前清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动则明黄耀眼的戏服对清代帝王服饰的还原又有几分神似?我们不妨先从清代服饰制度中等级最高的朝服说起。
上衣以象天,下衣以象地
朝服在清代的“官名”叫doroietuku(满语,直译为礼服),其基本款式是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衣长及脚、袖长掩手并附加有披领的袍服,因此也称为朝袍。朝服的衣袖分为袖身、烫褶素接袖和马蹄袖端三个部分。腰间有腰帷,下裳与上衣的连接处为襞积,下裳的右上侧(以穿在身上的位置为准)为方形的衽。也就是说,清代朝服的基本式样应该是这样的:
石青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服
依照中原传统的礼服设计,上衣与下裳是分开的,用以表达一种“衣为上,上为天,天则尊;裳为下,下为地,地则卑”的思想,如《格致镜原》中所言:“黄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以象天,为下裳以象地”。这是将天地间的尊卑等级意思通过服饰的符号映射到统治之中,强调皇帝与庶民的关系就如同衣和裳的关系一样,不可以上下无序、尊卑不分。
根据《皇朝礼器图式》的记载,皇帝的朝服根据季节的不同有冬、夏之分,而冬朝服又存在两种款式。第一种为:“披领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纹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襞积行龙六,列十二章,俱在衣间以五色云。”第二种为:“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龙缘。纹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间以五色云,下幅八宝平水。”夏朝服则比较简单,“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缘,缎、纱、单、袷惟其时,余制如冬朝服二。”
让我们将上面纷繁复杂的文字直观化:
冬朝服一
冬朝服二
夏朝服
通过图片,也许可以得到一个主观的印象:这三种朝袍,特别是两种冬朝袍的薄厚程度是有区别的。是的,虽然清代的制度上没有明确朝服款式区别的原因,但确乎记载了不同款式朝袍的穿用时间段:每年的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穿夏朝服,十一月初一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穿第一种款式的冬朝服,余下的时间则穿用第二种款式的冬朝服。
因此,个人认为出现两种款式冬朝服主要原因应该是时节的冷暖不同。就朝服的质地而言,有单、夹、棉、裘等多种,一般春秋用夹袍,夏季多用纱质的单袍,冬季则以棉、裘为主,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而轮换穿用。但无论是哪种款式哪种质地,所取用的面料无疑都是,如缂丝、妆花缎、妆花绸、实地纱、芝麻纱、妆花纱等等,无不代表着当时社会生产的最高水平。
不过,如此纷繁复杂的朝服,皇帝一年到底会穿几次呢?与现代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表现相反,清代的朝服作为国家最高礼服,仅仅在登极、大婚、文武状元金殿传胪、朝会、元旦(正月初一)、万寿节(皇帝生日)和各种国家级祭祀活动中穿用。
谁说皇帝只穿黄袍?
清代皇帝朝服的颜色有明黄、蓝、红、月白四种。不过,只有明黄色的朝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朝服”(兼具祭服功能),余下的三种都只能在祭祀时穿用,并且在不同的祭祀场合穿用不同的颜色:
也就是说,第一种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黄和蓝两种颜色,第二种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黄和红两种颜色,夏朝服则由明黄、蓝和月白三种颜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严肃的祭祀场合,朝袍并不能单独穿用,而是要与石青色衮服搭配穿用。这种石青色近似于古人所尊崇的玄色(即黎明前天空的颜色),当它套穿于明黄色的朝袍外时,恰好可以构成“上玄下黄”的色彩配搭,与“玄衣纁裳”的古制相吻合。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欣赏与清代帝王相关的画像时,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穿法:
《塞宴四事图》中乾隆皇帝的形象
当然,对于陪着皇帝一同参加祭祀的宗室百官们而言,就没有这么多颜色可以挑选了,皇帝以下人等的朝袍按照款式的不同各分为几个等级。简单来说,皇子的朝袍为金黄色、五爪龙纹;亲王、世子和郡王朝袍为蓝色、石青色(如赐可穿金黄),用五爪龙纹;宗室贝勒以下至辅国公、和硕额驸,外臣公以下至文武四品官员朝袍只准使用蓝色、石青色,绣四爪蟒纹(如赐可用五爪蟒缎);文武五品至七品的官员虽有朝袍,但不分冬夏,胸前和背后各绣方形行蟒为饰;文武八九品及未入流官员的朝袍仅用云缎,不加其他纹饰。
朝服颜色示意
中低级官员朝服
一幅画像里的门道
当你在网上搜索“康熙皇帝朝服像”时,会出现这样一幅画像:
清人绘《玄烨朝服像》
诚如房宏俊先生在《清代皇帝朝服章纹专题》系列文章中所描述的,画面上的人物大约为中年,“眉清目秀,颇显书卷气,大约35 ~45 岁年龄段。头戴镶东珠夏朝冠,身着明黄色彩云金龙十二章夏朝服,颈项挂东珠朝珠,腰系明黄色四块瓦圆朝带,脚下穿石青缎厚底朝靴,端坐于金漆雕龙宝座之上。”
可是,当你再次审视这幅画像时,却能发现很多“穿越”的迹象。若欲将其说得清楚,还得扯几句关于清代朝服制度的沿革。清代皇帝朝服由产生到完善大约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天命、天聪、崇德、顺治朝)披领和袖子为石青色,装饰有金龙纹,服饰镶边为石青色金花,朝服的图案为明黄色暗花8团龙纹,其中两肩、前、后各1团,下摆前后各2团,腰帷间装饰有暗花小团龙纹;
第二阶段(康熙、雍正朝)这一时期披领、袖子和镶边变化不大,但朝服的纹饰由暗花纹变为通身彩绣,其纹样则8图正龙、11团行龙和26团团龙,间以五色云,装饰有八宝平水,但最有特点的是腰帷和柿蒂纹之间前后各有4团团龙纹,并且雍正朝后期朝服冠顶子的基座两侧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梁”;
第三阶段(乾隆朝至清末)自乾隆时期起,朝服袖子的颜色由石青改为与袍身一致的明黄色,腰帷和柿蒂纹之间的团龙纹消失,整个腰帷部分向上提,使得襞积部分的团龙纹更加明显,此外,朝服袍上开始出现十二章纹。“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龙缘。纹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间以五色云,下幅八宝平水。”
那么,何为十二章呢?
据传,十二章作为帝王服饰专有花纹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是舜跟禹在讨论君臣之道时最早提出的,用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这十二种事物来象征天子“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临之内”。
朝服十二章纹饰位置示意
具体而言,日、月、星辰代表着光明,比喻皇帝可以“光照大地”;山代表着仁德,比喻皇帝之德行“高山仰止、镇重四方”;龙代表着变化,比喻皇帝能够“应机布教,兴云作雨”;华虫代表着文采,比喻皇帝之治“文明有德”;黼是用黑白二色成斧形,象征皇帝的权威与能断;黻是用青黑二色绣成弓相背的形状,象征皇帝可以明辨是非“见善背恶”;宗彝代表着宗庙,象征着皇帝“不忘祖先”;藻是有花纹的水草,“取其洁也”,代表着清爽洁净;火能“炎上”,“取其明也”;粉米能供人生存,比喻皇帝是“万物之依赖”。因此,将带有这样甚深意义的纹饰穿在身上,也就代表着皇帝是集诸多美德于一身的“至圣至贤”之主。
针对清代十二章纹饰出现时间的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据房宏俊先生的考证,清代十二章纹样装饰的初创应该在雍正朝,并经乾隆朝而得以完善,它也是清代皇帝朝服制度由发展转向定型的典型标志。
说到这儿,让我们将视线重新回到前面的那副朝服像上。是的,这幅画像的朝服上明显带有十二章中黼和黻的纹样;朝服袖子是与袍服一致的明黄色;腰帷和柿蒂纹之间并没有团龙纹饰,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的行龙;夏朝冠顶子底座两边有“梁”,而这种梁在雍正朝晚期才出现。种种迹象表明,这幅被标注为《玄烨朝服像》的画作时代特征与实际不符,它应该成画于乾隆年间。并且,画中以手捏朝珠小珠的习惯在清代帝王画像中也为乾隆皇帝所独有。
三幅朝服像的对比图
综上,这确乎应该是乾隆皇帝中年时期的一幅画像,而非他的祖父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