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感觉,我当时正好读到一卷材料,因为它有一个长跋,这个长跋署的是石涛一个学生洪正治,这个跋文我后来发现它是一件伪作。这个跋文中,他的弟子实际上年龄也不对,而且跋文中讲的内容跟石涛也有大量的冲突。因为石涛一生赠给弟子洪正治的作品有一百多件,他是1678年生,我在北大图书馆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一个抄写本,是洪正治的家谱,和这个跋文冲突非常大。而且这个跋文题于1706年,1706年正好洪正治是跟着老师一起学画,他喊老师为“大士”——“大士”是我们对僧人的一种称呼,而石涛在1696年的时候就离开了佛门。所以他晚年叫“大涤子”,从来不讲自己是和尚。八大山人给他画一幅画,叫他僧人,石涛特别给他写了一封信,要求“莫书和尚”,你不要写僧人。另外诗中说“原济妙天下”,石涛在佛门中的法名叫原济,一个弟子是不可能叫老人法名的,这在鉴定中可以说是最基本的,通过这些一下子就可以发现一些伪作。这个时候他称老师叫原济,就像我现在有几个学生在这个地方,我的学生一见我面就喊我朱良志,不大可能。洪正治对老师的称呼有很多,但是从来不会叫原济,所以我当时发现这个不对。
《闽游赠别山水卷》
第三,我当时发现他的题跋后面有一段跋文,这段跋文的字从外形上看像石涛,乙酉年是1705年,但是这个字达不到石涛的水平,“画画外无道,画全则道全。千能万变环转,定始于画归于画也。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自立矣。然则尽我所有,法无居焉。法乃出世之人立之也。乙酉清湘阿长大涤堂下”。它的意思是断的,而且不可理解,神仙都读不懂这段话。有一天我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一件石涛的真迹,一个扇面。对比看,这幅作品它的题画跋都是粘在一起,书法是一字一字描的。第一行仿了扇面的某一行,第二行仿扇面的另外一行,每个字都在扇面中间,字形、字迹都一样。这个画家画画胆子太小了,完全模仿的真迹。
前些年拍卖行拍出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品叫《罗浮图册》,拍的价格也非常高。初看非常像石涛的作品,但我一看就觉得有问题,因为在印章上就有问题。最后落款下面的印章第一个叫“大涤子极”,第二叫“零丁老人”。“大涤子极”的“若极”是石涛离开佛门,1702年以后才使用的。在这之后,他的画中间才有“极”这个跋,印章也才随之出现。你一看到“大涤子极”或者“若极”,这个画一定是1702年到1707年之间的。但是这个画中还有另外一个印章叫“原济”,原济是石涛在佛门中的印章,这两个印章是冲突的。还有其他一些冲突。整幅作品是模仿石涛很多作品的段落而产生的。还有它的跋,它的书法,它题赠的人,都是模仿别的作品。这幅画的真迹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首诗是赠给屈大均的,而且这幅书法作品是收入《中国书法全集》的,我们一看就属于石涛,非常清楚。但是看《罗浮图册》的题跋,一笔一画全都是模仿的,画也是模仿石涛的很多画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