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的情感和微妙的波动,总与抽象挂钩,并非显山露水,却时时有暗潮涌动。难以用视觉具象表现的细微情绪,在摄影师泷本干也的镜头中,化为一片幽蓝宁静的镰仓的海,日升月落,潮起潮退,时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一边流逝,一边停留。
泷本干也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导演是枝裕和合作多年的摄影指导。电影《海街日记》、《如父如子》,以及最新作品《第三度嫌疑人》都出自他之手,并在戛纳获得一片赞誉。我们不难从每一帧画面中提炼出泷本干也的视觉特质——用胶片清透的质感和不动声色的镜头语言,让是枝裕和那些潜藏在日常场景深处的人生故事缓缓展开。
那些不设防的美,不刻意的生活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又好像经历了一切
在泷本干也的画面中,我们总会被生活中那些普通的、意味深长的、人与人之间的明亮关系所打动。仿佛漂浮在空气中的雾气,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生活场景,都在悄悄地开启我们的五感,唤醒对寻常生活的敏锐触觉——感知美的能力,理解温柔的能力,化解忧愁、继续生活的能力。
这个月,泷本干也在东京的原宿Laforet举办了大型摄影回顾展“CROSSOVER”,超过400件展品中,除了那些被人熟知的电影、写真和广告作品,展览还首次集中展示了他的个人摄影项目。
这些呈现地表、火山光斑或海洋波浪的作品,宏大而神秘,与他在电影或广告中呈现的柔和感产生强烈对比,让我们得以触摸他充满温和力量的、与众不同的蔚蓝世界。
泷本干也在东京的原宿Laforet举办的回顾展《CROSSOVER》
是枝裕和的视觉世界
用脆弱反衬出人性的明亮
你也许不太熟悉泷本干也这个名字,却一定看过这组《海街日记》的剧照。仲夏、梅子酒、沙丁鱼、樱花汇成的隧道、火车经过的小镇、夏天、四姐妹的日常和夏夜的烟火。
家庭的残缺与重聚,生活的困扰与和解……这些忧愁的东西被覆上了一层滤镜,令镰仓的四季更加柔软、清爽。
用胶片拍摄的《海街日记》将他的个人风格表现到了极致,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一片最美的镰仓的海。
《海街日记》剧照
泷本干也与是枝裕和的合作始于1993年。从《幻之光》时的摄影助手,到首次合作的《空气人形》的剧照摄影师,他逐渐获得导演的信任。初次担任《如父如子》的摄影指导,就获得了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提名。在国内也即将上映的新作《第三度嫌疑人》中,他改用数码拍摄,画面又呈现出新的张力。
《空气人形》剧照
他善于捕捉“脆弱”,却又用脆弱反衬出人性的明亮。《海街日记》也好,《如父如子》也好,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人生,他温和地用镜头记录这一切——海反射着天空,太阳光透过云层,而平凡人都将伤痕藏在心里,面对漫漫人生,依旧会坚定地步履不停。
《如父如子》剧照
不同的领域,贯穿一致的美学
按下快门的瞬间,感动无分巨细
电影也许展现的是他细腻地捕捉深层情绪的能力,呈现出有着疗愈作用的,充满了层次与况味的宁静画面。但泷本干也的多才远不止于此。
JR新干线的平面广告
16岁进入摄影的世界,1994年师从藤井保——这位在日本被誉为“空气的写真家”的摄影大师,其简洁干净的构图方式、沉稳悠远的气质对泷本影响深远。
藤井保的作品
1998年,23岁的他成立了泷本干也写真事务所,从事广告写真、平面、编辑、电视广告等多领域的摄影工作;在成为是枝裕和的摄影指导之前,他早已在这些领域,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极具辨识度的作品备受肯定、获奖无数。
东京电视台世界桌球联赛海报(获得2016戛纳广告节金狮奖、JAGDA賞2016金奖、D&AD AWARDS2016金奖、ONE SHOW银奖)
广告、写真、音乐封面、建筑纪录……即使在完全不同的领域中,他也用独有的视角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传递着“泷本美学”:足够沉静,足够灵动,足够敏锐。我们可以看到泷本干也卓越的感受力,简练出色的构图能力,以及绝妙的色彩感觉。
早期的宝矿力水特广告
他可以驾驭大河剧的端庄厚重,也可以拍出越野车的野性活力。与此同时,他轻盈安静的视觉风格并未因商业被舍弃,相反,他为合作品牌,或者那些被拍摄的人事物,赋予了一种宁静又凝练、干净而沉稳的气质。
泷本镜头下的福山雅治、北野武、浅叶克己目
捕捉宇宙与自然的极限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探究心
作为创作者,泷本干也对于摄影的探索更加深远。完成商业和电影工作的同时,他还坚持着一系列个人摄影项目——拍摄宇宙飞船的发射,记录险峻的自然环境,在大海、火山、戈壁中探讨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
在发射中心拍摄火箭升空的“LAND SPACE”项目
电影和广告,需要考虑不同立场的人对作品的要求。而这些自有项目,泷本干也有着100%的掌控权,因此,既是尽兴的尝试,反过来,也是对这个不断输出的创作者的补给。
记录地球表面各种冷峻而深邃的地貌形态
为了拍摄这些作品,他去了美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和中国新疆,在极限的环境中留下了壮阔又神秘的瞬间。对于这些作品,他说,“是地球,是宇宙,是人间,是自然,是思想,也是故事。最终,当然,是包含上述所有的一张写真。”
记录地球上存在的水形成的波纹的“Grain of Light”系列
对他来说,为自己设定难以达成的条件,并努力克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摄影的反思。一边自我质疑着“这样就可以吗?这样足够有意思吗?”,一边用强烈的冲动按下快门——往往在这样直面自我的情况下,他会发现在视觉传达中所坚守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