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于戈达尔今年将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新片《影像之书》(Le livre d'images)有何了解?
戈达尔的不同创作阶段,常让阿扎纳维西于斯想到毕加索,都有各个不同的时期。目前来说,阿扎纳维西于斯觉得戈达尔与其说是导演,更像是个诗人,关注的都是画面与声音什么的。至于这样的作品对于电影艺术来说,算不算是某种进步,阿扎纳维西于斯也不敢肯定。总之那已经和传统的电影没多大关系了。至少就阿扎纳维西于斯而言,他现在的电影我看了没多少感觉。《再见语言》我也看了,有意思的镜头也有,阿扎纳维西于斯相信在他之前也没人尝试过这样的电影。如今的戈达尔已经像个年老的半仙(semi-god),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了,我觉得应该归在当代艺术这一类里。
阿扎纳维西于斯其实很喜欢他最初十年里的作品,但到了1970年代,他的电影开始变得非常政治化、非常激进,阿扎纳维西于斯就有点无所适从了。所以阿扎纳维西于斯现在也经常重看他过去的电影,但都是最早期的那些旧作。当你了解了他的人生轨迹之后,再回过头去重看这些作品,感觉会很不一样。
四、关于戈达尔旧作的点
1. 《精疲力竭》(À bout de souffle,1960年)
“这片子最触动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随性,完全无拘无束。戈达尔对于人物或是演员,其实并不怎么重视。这片子真正的主题,其实就是贝尔蒙多。当时的法国影坛,推崇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经典范儿的男演员,贝尔蒙多在那时观众的眼中,算是个丑男! 但戈达尔拍出了他身上的味道,一点都不掉价。还有他镜头里的巴黎,也是一样的效果,有范儿。他把巴黎、贝尔蒙多和简·塞伯格当成这部电影真正的主题来拍摄,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演员来使用。”
2.《赖活》(Vivre Sa Vie,1962)
“这是一部特别忧伤的电影,我最着迷的是安娜·卡里娜去电影院里《圣女贞德蒙难记》的那一场戏——银幕上的女演员在哭,她坐在底下也在哭。那真是最纯粹的电影诗,简单却又雅致,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画面和声音。在这方面,他是大师。”
3.《已婚女人》(Une femme mariée,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