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很多外国人都游历过三峡。毕晓普夫人(Isabella Bird)、莫理循(George Morrison)、庄士敦(Reginald Johnston)都曾在游记中记录下三峡的壮美,却很少有人用镜头记录下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震撼心灵的美景。为此,民国初年,1899年来到上海、任上海屈臣氏大药房的董事经理的“业余”摄影师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沿长江溯流而上,在拍摄条件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记录下了秀丽壮美的三峡风景。
新滩
新滩位于牛肝马肺峡和米仓峡之间,相传是明崇祯十年(1637年),由江岸右侧滑落的巨石堆积而成。自那以后,新滩便成了长江航道上有名的枯水险滩。新滩自西向东,依次分为头滩、二滩和三滩。头滩最为艰险,航道狭窄,驾船而过的船夫必须排队依次通行。照片中便是头滩。照片中羽毛般轻盈的漩涡使得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但船只一旦误入其中,就可能会葬身江底。
夏季,此处水位会达到120英尺(41.76米)。那时,新滩就像湖一样宽广,水面风平浪止。而到了枯水期,新滩航段则难以通行,船难时有发生,死亡率达7%。
黄猫峡
冬季,风向通常与水流方向相反。若逆流而上,船夫通常靠岸驶船,高立桅杆,扬帆乘风而行。若顺流而下,则收帆取道江中,最大程度地借助水势。
巫峡
巫峡,又称巫山峡,是长江第一长峡,素以俊秀著称。巫峡全长25英里(40.23千米),峡内迂回曲折,景色清幽至极。两岸青山拔地而起,高达上千英尺,山巅云腾雾绕。穿行在狭长的峡谷间,站在船头四下
望,但见两岸高山连绵,一座比一座挺拔。照片所示是冬日巫峡一角,江面平静无波。到了夏季,则全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洪水来袭,峡内水位会骤涨100英尺(30.48米)。两岸峭壁下急流奔涌,浪翻滔天,过往船只望而却步。
乘风逆流而上
船只沿长江溯流而上时,若适逢顺风,则立杆扬帆,轻摇船橹即可借势而行。若风力不强,则船上绝大部分船夫需下船拉纤。江边有专门的纤道,只是与两岸俊峰秀岭相比,略显平淡无奇。纤绳由竹条撮合而成,每平方英尺可承受1万磅(4535千克)拉力。它们锋利似刀刃,在遍布着石头的纤道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划痕。
从新滩顺流而下
深水航道靠近右岸,即照片左侧没有入镜的部分。江水由此倾泻而下,直抵二滩。水中暗礁密布,有几处礁石冒出水面,激起一片水花。照片中船上的引航员宁可冒险在这些冒出水面的礁石间穿行,也不愿撞上水下的暗礁。
照片中间稍靠右的险滩原是因山体塌方,山石掉落江中,江水受阻而成。照片中间稍靠右,独立江中的巨石即是落石的一部分。这块巨石仅仅高出江面5英尺(1.52米)左右。顺流而下的江水,浪头翻涌,轻易便能将其淹没。
同其他大多数险滩一样,要顺利通过这里,少不得求助于当地船夫。他们了解这些险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船只遇难。
云阳滩下游
此处,水流还不算很急,拉纤的纤夫尚可直立行走。越往前走,水流越急,拉纤越困难。到了那时,这些纤夫就得四肢并用在地上爬行才能带动船只前行了。
每一处险滩附近都有一批纤夫。他们居住在岸边的茅草屋里,随时等候船夫叫唤拉纤。纤绳由竹条制成,锋利如刃,动辄便会磨破手。他们拉纤时带着特制的肩带,肩带另一头牢牢系在纤绳上。一般是系活结,一拧便可脱落。但很多时候纤夫会被纤绳绊倒,被带到水中,或撞上水下的卵石。
兴隆滩纤夫
要拉动一艘大船前行100码(91.44米),需要60多名纤夫连续工作近2小时。他们手脚并用,深深陷进河沙中,一步一步向前挪,一英尺一英尺向前拉动大船。照片中,站在这列纤夫旁边的人叫作“头佬”,负责督促拉纤。若纤夫偷懒,头佬便用竹条抽打他们。
拉纤劳动量大且危险系数高。拉一次船,纤夫可以领到5—7美元(约11—16先令)。雇主还会为他们提供三餐。一般是米饭和蔬菜,只有当天工作量特别大的时候才会有猪肉。
红船(长江救生船)
长江上游地区的救生船始于清朝。长江上游素来滩险流急,几乎每日都有舟覆溺水的惨案发生,人员伤亡严重,却一直没有引起地方官府的重视。直到一位前往地方上任的官员舟行至此遭遇船难,家人全数溺亡,家当尽毁,朝廷才派宜昌镇总兵贺缙绅前来负责督造红船。在此期间,贺缙绅深入了解到航行的艰险,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行川必要》。每处险滩都设有一到两艘红船,各配有6名健壮的水手。过往船只一旦遭遇不测或纤夫被纤绳卷入江中,红船便会奔赴现场,实施援救。每年,受红船救助而幸免于难的人不计其数。每救助一个人或者打捞出一具尸体,红船船工都会获得一笔丰厚的奖励。然而,自“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内乱不断,救援资助难以为继。现在这些红船仅用于护送地方官员。
万县古桥
这座横跨于空中的桥,一头连着万县,另一头则通往万县西部郊区。 桥后是天城山,山顶的巨石上建有一座避难用的城寨。附近有很多这样的避难所。每当强盗或军队来袭时,地方百姓,特别是富裕人家,就会逃到山上。
山上的城寨地势险峻,仅有一条羊肠小道供人们进出,易守难攻,富人们还有自己的卫兵,他们不怕外来侵袭。
默默与长江为伴的万县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这棵黄桷树一直矗立在山巅,看潮起潮落,亘古不变。旁边的寺庙镇守一方,安抚着深山空林中躁动的精怪。
瞿塘峡
从宜昌到夔府,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两岸峰峦挺秀,愈向西行,景色愈壮观瑰丽。舟行至瞿塘峡,便到了长江峡谷段的末端,景色也自然达到了极致。
登高远望,俯瞰四周群山,赤甲山拔地而起1800英尺(548.64米)有余,山顶奇石林立,尤为引人注目。
这张照片是在二月拍的,当时长江峡谷段的流速只有1.5海里(2.78千米)/小时,航道通航能力有限。到了夏季水位上涨到200英尺(60.96米)的时候,受重力和水位落差影响,上游江水倾泻而出,飞流直下,轻松承运3000马力的巨轮。
照片前景部分的礁石上矗立着一根铁柱,是蜀国皇帝[1]命人竖立的。当时蜀国正和北边某国交战,皇帝下令在长江竖立铁柱,拉起铁链,阻拦向湖北运盐的船只。
照片正中笔直伫立的悬崖便是孟良凿石架梯的地方。相传,孟良率军通过水道进攻夔府的时候,被围困在瞿塘峡,峡谷两头均有敌军防守。孟良另辟蹊径,在山崖上凿石穿孔,架梁为梯,出其不意,一举歼敌。尽管这些很大程度上只是传说,无从考据,但是现在崖壁上确实还留有人工凿的方形石孔,一个接着一个,自上而下呈“之”字形排列。
赤甲山左边便是风箱峡。峭壁之上,在高于江岸300英尺(91.44米)的地方有一条裂缝,依稀可见裂缝中搁着一摞看上去很像风箱的木匣。传说,那是英雄的棺材。为了纪念他们的英勇事迹,巫咸施法将他们的棺木高悬于峭壁之上。
灯影峡
灯影峡上段形同闭塞湖泊。舟行而过,前方山峦相阻,如入死巷,游人过客无不担惊受怕。行至山前,才发现原来川流向左,拐入山后,驶向腰叉河。
令人望而生畏的峡口
进入巫山峡,舟行过半便是湖北和四川接壤之处,以长江右岸培石老镇的狭长幽谷为界。
照片中是巫山县一角。这是两省交界处的第一座城市,处于山丘之上,直面巫山峡峡口。同长江上游地区其他大型城镇一样,巫山县四周有城墙环绕。
泄滩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泄滩滩尾,长达两英里(3.22千米)的江面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漩涡。当江面处于中等水位时,此处尤为凶险。
礁石林立的牛肝马肺峡峡口
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到了九畹溪与长江的交汇处便进入牛肝马肺峡。峡谷两岸虽然风景如画,其间却突兀地点缀着崆岭石,野性张狂,令人生畏。
顺流而下
天色晦暗,一层薄雾笼罩在灯影峡两岸的高山上,给整个峡谷增添了几丝神秘的气息。从顺流而下的船上,不时传来船夫奋力摇橹时的号子声。
行至泄滩
鸿福号(Hong-Fu)的烟囱升起缕缕青烟,其间还可看见几许明火。这艘船之前就尝试过进入泄滩,由于缆绳断了而停滞不前,只能重新放缆靠岸停泊,准备第二次上滩。
当时泄滩水速很快,船上的管轮即便将蒸汽锅炉烧得很旺也还是无法长时间维持鸿福号的蒸汽压力。船员们只能提早放缆,以节省绞滩的时间。
其实泄滩上这段通行困难的河段长度不超过150码(137.16米),只是当时江水行经这里受阻(照片左侧的碎石滩阻挡水流),水位涨了6英尺(5.49米)。除了克服阻力逆流而上之外,鸿福号还要将一段缆绳固定在岸边的系船柱上,借助船上的绞盘将船身整体抬高。
舟行穿过牛肝马肺峡
在冬季枯水期,峡内水位低,江面水平如镜,但是两岸裸露的岩石却泄露了此处丰水期的水位之高以及水流的汹涌之态。
当水位涨到120英尺(36.58米)的时候,峡内的景象较之于现在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水面的涟漪顺势变成翻涌的江浪,肆意地拍打两岸的崖壁,徒劳地寻找出口。
重庆
在中国大陆距离海洋1400英里(2253.02千米)的地方,重庆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西南的首府。嘉陵江(俗称“小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有一座半岛,这是重庆的制高点,半岛上面还有一条在水蚀作用下形成的峡谷。重庆四周雉堞环绕,墙内庙宇殿堂错落有致,墙外山丘连绵不绝。
重庆市街狭窄陡峭,石阶铺道。阶梯上成日挤满了来往运送水或商品的苦力。
重庆处长江两岸之间的连通并不便利。这一河段在夏天江浪翻涌,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寸滩。通常情况下,过江需要耗费1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