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全家福》强势回归春节档 北京人艺推力作迎新春

2019-01-30 13:13:01    中国艺术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全家福》强势回归春节档 《我爱桃花》陪观众过大年

春节将至,北京人艺的贺岁大戏也强势来袭。一部团团圆圆的话剧《全家福》时隔7年再与观众见面。2019年1月25日至2月10日,连演14场,陪观众过一个喜庆的新春佳节。既然是过年,有丰盛大餐,也不能少了别致小菜。1月27日至2月11日,北京人艺的小剧场也迎来一部观众熟悉的精品之作—— 《我爱桃花》 。

《全家福》满台都是鲜活的人物形象

《全家福》首演于2005年,根据叶广芩同名小说改编,由一向善于京味儿题材创作的导演任鸣执导,冯远征、王长立、梁丹妮等实力演员出演。作品以主人公王满堂一家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老北京古建行里,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一群人的悲欢离合,也从中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幽默的语言、丰富的人物、颇具时代性的情节,让《全家福》好看、好懂。而“平如水、直如线”的古建行规矩,也着实让人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和对人心的坚守。

《全家福》强势回归春节档 北京人艺推力作迎新春

该剧以编年体进行叙事,这样的风格在话剧舞台上虽然屡见不鲜,但是能够用7幕戏来完成50多年的跨度绝非易事。用主演冯远征的话说,《全家福》中的变化全都是“渐变” ,“这部戏最难的就是十年一个跨度,其实十年人的变化是不大的,话剧舞台上如何表现这种细微的变化就是个挑战,演员只能通过声音、形体去演出其变化,到了后几幕逐渐步入老年,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过程。 ”演了14年百余场,冯远征也坦言这部戏是自己所演话剧的代表作之一,王满堂身上有自己不断积累的阅历,“原来演到最后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是用我的想法去揣测,今天再演我觉得自己比那时候更接近他的状态。 ”

作为代表北京人艺风格的作品之一,《全家福》最突出的特点是满台鲜活的人物形象。冯远征扮演的王满堂、王长立扮演的老肖、梁丹妮扮演的春秀婶、张永强扮演的周大夫等,他们有的悲、有的喜;有的身上是正剧人物的力量、有的身上是略带喜剧色彩的小人物式诙谐,“我们这批年长的演员14年合作下来的默契,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在舞台上的和谐。在这些人物身上,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生活的趣味,每一个都是鲜明的,都会让观众记住。 ”梁丹妮称,“我们在全剧最后是团圆、圆满,也希望借此传递出对观众平安、健康、美好的祝福。 ”

《我爱桃花》此轮迎来第300场演出

屡次成为北京人艺春节档的贺岁剧目,《我爱桃花》不仅因为作品本身叫好又叫座,更是源于其永恒不变的情感主题和中国古典的浪漫风格,让观众感受到形式美、内容美,同时又忍不住因为剧中的主题去思考和回味。

《全家福》强势回归春节档 北京人艺推力作迎新春

2003年,编剧邹静之、导演任鸣,这对话剧界的金牌搭档首度合作所碰撞出的火花一直延续至今,让这部作品历经数年打磨,仍然不断吸引着新的观众。此轮将迎来第300场演出的《我爱桃花》也是北京人艺小剧场话剧中第一部演出超过300场的作品。该剧别具一格,巧妙地取材于明崇祯年间刊行的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 ,用寓言的形式演绎了一个恋人之间会错了意的“戏中戏” 。剧中有古代人的纠结,也有现代人的争论,浪漫唯美之下带着残酷的思辨。

“剧场的效果有很多种,笑是一种,掌声是一种,而凝神也是一种。出了剧场还在想这部戏的话,那可能是更大的效果。 ”编剧邹静之曾在创作自己的话剧处女作时如是说。十几年后,《我爱桃花》毫无疑问地实现了这样的舞台效果。“ 《我爱桃花》能演300场,时间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它是话剧民族化的实践,代表了东方美学的探索,也是真正的中国故事。我们不仅将这个故事讲给中国的观众,还将这个故事带到了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参与国际交流,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任鸣表示。

《我爱桃花》也成为青年演员成长最好的舞台,徐昂、于震、吴珊珊等不少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演员都曾出演过《我爱桃花》 。如今,由朱晓鹏、吴娱、李珀这一批青年演员演出的版本也历经几年打磨。进入北京人艺超过10年的他们通过这部作品,能让观众看到青年一代的不断成长。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