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2019-03-11 09:52:07  中国艺术收藏网    参与评论()人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也许对敞开的生命而言,境界似乎变得就无所谓了……这时你还会有自我和自性之分吗?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牛》240×125cm 2017年 宣纸水墨

M:假若到第九个境界就停止的话,我想会是另一番味道。

G:第九个境界,什么?

M:禅宗的《牧牛图》……对于它你怎么看的呢?

G:生活还是生命?生活而言,它表达的是一种敞开的态度,在面对许许多多的矛盾时;生命而言,它让我们会去思考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把《牧牛图》看成生命轨迹的一个过程,从寻牛、见牛、牵着牛到草地吃草、喝水,一起悠哉悠哉的散步在草原上,然后骑牛归家、人牛俱忘、返本还源,这就是生命的一个周期,不是吗?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一《赐》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M:是的,是生命的一个轨迹,一个“圆周期”,这其中只是心的体味不一样罢了,只是我不太喜欢“牧”这个字。

G:你可以不喜欢,《牧牛图》只是那时的人给自己找了一个合适的语言表述。牧就是放,放也是牧,牧很大成分上表述的是由主人牵制这个牛去做。

M:但是我觉的牛和主人应该是平行的。《牧牛图》中有一个阶段是“忘牛存人”,它就是平行的,但是我觉得自始至终都应该平行。牛和主人相互平等如友人一般,但是一个“牧”字带给我们的已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和体会了。

G:它不是又称之为《十牛图》吗,称呼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是对后来的我们在认知上有一定的影响。禅宗拿牛来比喻心念,“禅”就是人全部的生活本身。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二《觅》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M: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牛恰恰又最具有“人性”,所以牛成为了禅学者的思考对象?

G:我们一直对牛抱着很大的一个希望,一个美好的如诗画的场景,对牛有了人性的一个表述后,把牛看成是什么呢,是自性的延生。对牛本性的理想化,也是我们对自性的理想。

M:可不可以这样说,人类的理想与现实通过《十牛图》塑造的情景和意境结合了起来。

G:牧牛图实质是生活、生命的一个表述了。

M:是自我和自性的关系诠释?

G:是啊。那种浪漫的,迎着太阳牵上自己的牛放歌,在山坡上吹着笛子,正是我们内心放苦寻乐的诉求。我们看到农村的放牛娃很辛苦很艰涩,但是画家所画的牧牛图,往往都充满了浪漫自在的感觉,是我们在寻求天人合一,寻求一个自在、一个平衡。大多数牧牛图都这样表述,表现的是人类最初级的认识——对美感的赞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三《行》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M:昨天站在大画室看你画牛那激情澎拜的样子,我也跟着兴奋。我明白你为什么特别喜欢公牛而不太喜欢黄牛、耕牛或是奶牛。被人驯养后缺乏天性的事物你都不会喜欢。但是会不会这种缺乏天性的东西与人的距离更近,换一种说法,就是更符合人的要求、需求呢?

G:牛啊、马啊、狗啊都已经跟人非常近了,已经处于人类的管理模式、生存模式中。在这种模式下,它们的野性也已屈服了人类的框架。它们生下来,不是生在山上而是生在圈里:冬天下雪冻不着,夏天下雨淋不着,这样的环境下,祖祖辈辈这么下来,从诞生便是温顺的了。它们的野性,大自然赐予它的野性,以及生命的爆发力早已经淡去。但是一头家牛若是把它惹急了,它也会爆发,因为你触及了它的底线,动物的底线。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四《湧》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M:这样来看,《十牛图》选的牛是耕牛,通过和人的关系来表现人性,而老师所选的牛是公牛:公牛更符合它的天性,更符合它的自然。

G:对,没错!一般画作里面的牛,其实歌颂的都是人,歌颂人的本性,歌颂人的品质,歌颂人的某种状态。其实我画的牛不是,我没有歌颂人,而是通过牛的简单来表现一种能量:公牛的脾气、秉性、能量、释放角度的不同来展示个性,而个性使得你更加饱满。

M:这种饱满的状态又反射了另一种简单:天性的自然。所以当下我们不应该去驯养一些东西,首先便是人的内在与外在不应该是一个束缚一个,一个牵制一个,而更多的是两个平行,互相尊重,让他们更自然。

G:这便是自我和自性的关系了。自我和自性之间也是需要沟通的,平等的沟通。造物主的伟大就在于把冥冥中造化的这些生命分为了不同的种类,单就是人也是生而不同,相同的一个人,内在和外在也有高低深浅之分,所以我们总是在寻找一个平衡,内外的平衡。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五《舞》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M:有差距便存在了驾驭和束缚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我与别人,而且也关乎着个体的灵与肉,只是因个体的不同存在着驾驭程度的不同罢了。

G:但是人之天性中便存在着对权利的绝对占有,虽然我们称狗或者牛为朋友,但客观上你与它不会平等,它吃的是草,你吃的是粮食;它睡的是牛圈,你睡的是床;你总是觉得它是“你的”,这里就存在了驾驭。

M:当代人缺的是对本然的一种感悟,在这点上老师的公牛有想要表现这一块吗?

G:公牛从我内心世界看,表现的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不分牛和人,都是平等的。谈生命,我只是借助牛的形状,它的分量,叙述的是我思维里的一个能量。我喜欢看斗牛,从斗牛身上能看到人和牛的关系……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六《蕴》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M:"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它,就是它挑死你!"这不是我说的,是海明威说的。但是我在想,当一个非常有力量的事物,人也好动物也好,他们温和柔顺时那将是非常感人的。

G:是啊,动物的这种温和与人的温和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M:所以我希望在有力量的公牛身上看到温柔。

G:有啊!

M:我知道有。

G:你看到了吗

M:看到了,但我希望能延下去。今天我问你喜欢月吗,因为我喜欢它的温柔,在整片黑暗中骄傲的温柔,显得神秘,让人魂牵梦萦。假若在公牛身上投以温柔那会让很多人哭,那是力量和温柔的相融侵蚀了灵魂。

G:如果太阳整天地照着你,你会焦操、会烦闷、会冒火,但若月亮整日照着你,你又会害怕,会阴暗……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七《達》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M:所以有黑夜和白天嘛!在最有力量的公牛身上注入柔美,能把人性底部的爱呼唤出来。

G:对,呼唤那个底部的爱!只要你用心观察,每个事物都有刚柔两面,只是过多的时候我们忘记了它的存在。

你看斗牛,当利剑穿进牛背刺中脊梁骨的时候,牛爆裂的挣扎着向人冲过去。可当它跑累了,人也躲起来的时候,它孤苦伶仃的站在疆场,眼神透出一种悲哀让人倍感同情和怜悯。它的眼神释放出的凶达到了高峰时就是个悲哀,进而是一种柔美。

M:人的状态也是如此,但多数时候是过刚或者是过柔,那种刚柔相济的状态是很难达到的,其实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最好状态,是我们的理想。所以当看到那幅奔跑着的绿牛回眸的温柔时,我哭了。

G:一定是刚柔相济的时候最动人。一个公牛他没有力量的时候,你还喜欢他吗?在他释放能量后体现温柔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牛,才是完整的一头牛。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八《放》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九《逸》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向天再借60年——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艺术历程回顾(二)

倾牛曲之十《蘇》宣纸水墨 125×250cm 2012年作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