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油画)庞茂琨
鼓足干劲(油画)董希文
大建设时期的激情与张力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一大批描绘劳动场景和劳动者形象的绘画作品应运而生。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了表彰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以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全国掀起了向劳模学习的热潮。同年,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了为劳模画速写的运动,吴作人的油画《特等劳动英雄李永像》在此背景下诞生,并受到徐悲鸿等业内专家的赞赏。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大批表现壮阔劳动场景的绘画被创作出来。如表现北大荒垦荒建设的詹建俊的《起家》和汪诚一的《远方来信》,表现十三陵水库建设的王式廓的《十三陵水库》、艾中信的《十三陵雷雨》,以及描绘妇女劳动者的王文彬的《夯歌》等。《起家》描绘了北大荒青年初到边疆安营扎寨的场面:满目的荒草,乌云密布,行李散放一地,一张用来支帐篷的白帆布迎风飞扬。恶劣的环境更加衬托出青年拓荒者坚韧不拔的力量和战胜一切的斗志。而《夯歌》则刻画了一群勤劳的妇女边唱歌边打夯的火热场景。画面中山脊横向起伏的线条与主体人物辐射状的构图形成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阳光明媚,笑容灿烂,劳动者身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同样展现劳动力量与激情的还有潘仕勋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王霞的《海岛姑娘》、刘文西的《祖孙四代》、朱乃正的《金色的季节》、陈衍宁的《渔港新医》、杨之光的《矿山新兵》、刘国枢的《县委书记》、魏传义的《歇晌》等等。作品《县委书记》中,人物手持烟杆,脚穿草鞋,披着衣服,在昏黄的油灯下凝神思考,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典型的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基层干部形象。据作者介绍,当时为创作此画,他深入巴县、荣昌与几位县委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画中的主角便是几位县委书记的缩影。
历史的沉思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1977年恢复高考,一大批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参加高考并进入艺术院校。改革开放带来新的春风,同时也引发了画家们对历史和生活的沉思。罗中立的《父亲》来源于除夕之夜一个守粪老人的形象:满脸沟壑,肤色黝黑,沁满汗珠,胡子拉碴。作者用巨大的尺幅、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塑造了一个饱经风霜的父亲一般的农民形象,背后是金色的麦子,老人粗糙的手里拿着一口盛水的土碗,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除此之外,表现下乡知青和农村生活的还有王亥的《春》、王川的《再见吧,小路》以及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则描绘了藏族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勤劳。
当然,改革的春风也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王大同的《雨过天晴》以清新明快的色彩描绘一个身着白衣的年轻姑娘倾斜着身体站在木凳上,擦拭雨后玻璃窗上斑驳的雨水。透过玻璃,是一片朦胧的湖光山色,寓意改革开放的万象复苏,激发了一代人萌动的心灵。
龙全的《基石》则是表现一个坐在条石上的青年采石工劳动歇息的场面。作为背景的条石交错支撑充满画面,健壮的青年和挑石用的竹棒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皮肤的质感已经融于满是粗糙石头的背景,坚实的力量之下不失情感的温度。
詹建俊的《潮》塑造了一个在涌动着绿潮的原野上的充满信心的青年农民形象。仰视的构图,迎风而立的劳动者,展现着气吞山河的劳动魄力,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缩影。
庞茂琨的《扬》用古典主义的方式刻画了一个彝族女子洒下玉米粒的温暖一刻。灰绿的背景衬托金色的玉米粒,粮食意味着生命的延续。细腻的笔触惟妙惟肖地呈现出女子劳动的身形和自然祥和的神情。这是一首关于劳动和收获的赞歌,连时间也被凝固下来,传递着一种静谧永恒的美。
王宏剑的《阳关三叠》刻画了民工潮的场景,黑压压的人群构成很低的地平线,天空微亮,一抹阳光刚好照在路牌上,晨月依然高悬,舒朗的天空正好对比密集的人群,人群渐渐醒来并开始寻找各自的方向,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劳动者的崭新风貌
进入21世纪,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生活的真实体验,着眼于劳动者的日常。忻东旺的《早点》的绘画灵感源自他在天津每天路过的早点铺。画家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劳动者开工之前吃早点的情形。作品赋予了极其平凡的人们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忻东旺在描述《早点》时这样写道:“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动于这种因地制宜和不屈不挠的生活气氛,感动于人们那种满足踏实的神情。……无论如何,这里吃的是气定神畅、六腑俱安,接下来的是新一天的开始,每个人都将迎着阳光和面对困惑,而这一切都已在人们未放下碗筷时夹杂在饭菜中。”
李晓林的作品《开采光明的人》用三联画的形式塑造了工作中的矿工形象。画家利用色粉画的特点,来表现矿工被粉尘“包裹”后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画面色彩凝重单纯,把工人被粉尘熏黑又在灯光的映照下所产生的斑驳效果刻画得淋漓尽致。劳动环境虽然艰苦,人物却露出乐观的笑容,呈现出劳动者的坚韧性格。
郑艺画了一系列守望乡土的画作,其中《天问》刻画了一位穿着质朴的农民借着木梯爬上房顶并仰头观望的一幕。有趣的是,作者故意让画面定格在主人公踩在高于房顶的一梯并又继续往上攀爬的动态,质朴而浪漫。作品取名《天问》,仿佛在观望那个看似熟悉而又宏大神秘的天空,用充满好奇与理想的眼睛寻找生活的未来。
陈树中的《野草滩——端午粽香》采用勃鲁盖尔式的场景构图描绘端午时节的傍晚,农民开始收工回家,妇女和孩子包粽子的温馨场面。画中有意夸大了果实、器具的体积,形成一种戏剧感和朴实的北方乡村气氛。作品通过对生活美和诗意的挖掘以及耐人寻味的乡土气息来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陈树中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问是否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向前走,是有的,那就是‘根’和‘家园’的力量……我的情感之根就是我对家园——不仅是我自己的家园,也是全人类的家园的思考、眷恋、回忆、幻想、期盼、诠释、演绎。”
“棒棒”是重庆市井农民工的别称,他们手持用于挑重的棒棒,游走于山城的每一个角落,做一些临时和零散的工作。刻画他们的作品很多,如表现劳动间小憩的赵晓东的《一支香烟》、以民工形象为素材的王世民的《山城街头的棒棒军》和沈桦的《民工NO.33》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这些作品中的民工,在城市里用点滴汗水积累着幸福,创造着未来,谱写着劳动的价值,平凡而伟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由此,大量描绘新型劳动者的作品闪耀出全新的光彩。魏占峰的《航天人》、庄园的《工作中的一次谈话》、王兆伟的《中国梦——坚守科技前沿》、白晓刚的《取土样的研究员》等作品,或是直接描绘劳动者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知识与创新能力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或是细腻刻画劳动者的形象,讴歌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观众不仅能在这些作品中欣赏艺术之美,更能感受到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变化。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每一位建设者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智慧和劳动来实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创造新辉煌。劳动带来收获和幸福,劳动者的光芒也将永远璀璨。
《光明日报》(2019年04月28日09版)
自画像30x40厘米2019年30x40厘米2019年30x40厘米2019年30x40厘米2019年30x40厘米2019年30x40厘米2019年王圣强,1983年出生,江苏丰县人(定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