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贾樟柯将莫言请进母校参加研讨会,诺奖之后,莫言做了些什么?(2)

2019-05-22 11:06:26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晓明关注到了莫言近年来发表小说中的故乡主题。他的发言主题就是借用了莫言的小说《左镰》的篇名,定为“他的左镰,他的笔”。陈晓明认为,莫言获得诺奖之后的作品,如果说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这些作品以回忆故乡往事为主,与当下若即若离,“莫言的写法特点含蓄,风格趋向于写实,文字极为朴素,这与他过去长篇小说的铺陈狂放的风格相距甚远,与他过去的长篇小说内力张狂也有所区分。”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莫言的小说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是因为他不仅是用头脑写作,还用眼睛、耳朵、甚至舌头写作,“所以你读莫言的小说,比中国任何一个作家的小说的色彩、味道,声音更丰富。整个文学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性和感染力是完全不一样的。”谢有顺认为,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后一直在谋划写“大的东西”,目前发表的作品可能只是他的草稿。他对诺奖之后的莫言有三个印象:1、他还是对文学着迷,依然在书写观察,试图超越,乡村依然是他的原点;2、他比以前更加宽阔,能感觉到他文字的平静和冷静,包括看待世界自我方式的平静感;3、对写作的庄重之心。

作家苏童形容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后的心态是“头顶桂冠,身披枷锁”,“他所有的写作其实都是把那只手从枷锁里探出来这样写作,要把这个枷锁打碎,要把桂冠摘下,恐怕真不是那么容易。”苏童认为,现在的莫言正在酝酿着自己的“二次革命”,他在各种文体上的尝试都是对自己的重新探索。苏童特别提到,自己很喜欢莫言最近发表的诗歌,比如《高速公路上的外星人》。

作家梁晓声回忆起了30多年前和莫言初次相识的往事,他记得当时他就断言:“你就像文坛的梵高。”“现在看来,你的作品是有点梵高的感觉,可你的日子过得比梵高好得多了”,梁晓声幽默的说。他认为,作家自身其实有很多局限性,每一个人都想超越自己,但超越是很难的。因此莫言在获奖之后,依然在努力写作,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就让人尤为可敬。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成长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