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幕的首届吕梁文学季上,最后一场重头戏是重量级嘉宾莫言的学术研讨会。尽管距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了六年多的时光,但莫言每到一处,依会受到明星般的追捧。主持人贾樟柯把莫言请进自己的母校汾阳中学,从学校大门到礼堂曲曲折折的小路两旁,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夹道欢迎。毕竟,对于一所县级中学来说,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到来是如此的难能可贵。
汾阳中学校长王继民、著名作家莫言、导演贾樟柯早等正在通过学生组成的欢迎队伍
参加这场研讨会的有作家梁晓声、苏童,学者李敬泽、陈晓明、王尧、谢有顺、张清华、王笛等。讨论的题目是“诺奖之后的莫言”,这是许多文学爱好者关心的话题——诺奖之后,莫言心态如何,做了些什么,他还保持着此前旺盛的创作热情与雄健的写作笔力吗?正像吕梁文学季文学总监、诗人欧阳江河所说:“这个讨论会,我们把主题定在莫言老师获得诺贝尔奖以后。他热闹了几年之后,被外界打扰了几年之后,潜心创作,集中井喷式地发表了一批题材各异、风格各异的文学创作的年度现象。我们热闹了这么多天,希望在最后一场活动,闭起门来,回到文学本身的讨论。”
从2017年开始,蛰伏一段时间的莫言开始重新发力,接连推出了短篇小说集《一斗阁笔记》、歌剧《檀香刑》、戏曲《高粱酒》及散文、诗歌作品,引发文学界对他的再度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表示,世界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诺奖魔咒”,指的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反而不再有创作的能力了。他认为,莫言打破“诺奖魔咒”的方式就是返乡,回到自己的家乡,“不仅是亲情意义的返乡,而是真实意义的返乡,就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回归。”首届吕梁文学季的主题是“从乡村出发的写作”,张清华认为,莫言就是当代作家从乡村出发的典范,“他的文字中一直负载着高密东北乡,负载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全部信息,才使得他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晓明关注到了莫言近年来发表小说中的故乡主题。他的发言主题就是借用了莫言的小说《左镰》的篇名,定为“他的左镰,他的笔”。陈晓明认为,莫言获得诺奖之后的作品,如果说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这些作品以回忆故乡往事为主,与当下若即若离,“莫言的写法特点含蓄,风格趋向于写实,文字极为朴素,这与他过去长篇小说的铺陈狂放的风格相距甚远,与他过去的长篇小说内力张狂也有所区分。”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莫言的小说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是因为他不仅是用头脑写作,还用眼睛、耳朵、甚至舌头写作,“所以你读莫言的小说,比中国任何一个作家的小说的色彩、味道,声音更丰富。整个文学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性和感染力是完全不一样的。”谢有顺认为,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后一直在谋划写“大的东西”,目前发表的作品可能只是他的草稿。他对诺奖之后的莫言有三个印象:1、他还是对文学着迷,依然在书写观察,试图超越,乡村依然是他的原点;2、他比以前更加宽阔,能感觉到他文字的平静和冷静,包括看待世界自我方式的平静感;3、对写作的庄重之心。
作家苏童形容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后的心态是“头顶桂冠,身披枷锁”,“他所有的写作其实都是把那只手从枷锁里探出来这样写作,要把这个枷锁打碎,要把桂冠摘下,恐怕真不是那么容易。”苏童认为,现在的莫言正在酝酿着自己的“二次革命”,他在各种文体上的尝试都是对自己的重新探索。苏童特别提到,自己很喜欢莫言最近发表的诗歌,比如《高速公路上的外星人》。
作家梁晓声回忆起了30多年前和莫言初次相识的往事,他记得当时他就断言:“你就像文坛的梵高。”“现在看来,你的作品是有点梵高的感觉,可你的日子过得比梵高好得多了”,梁晓声幽默的说。他认为,作家自身其实有很多局限性,每一个人都想超越自己,但超越是很难的。因此莫言在获奖之后,依然在努力写作,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就让人尤为可敬。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成长
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大银幕的刘嘉玲近日亮相北京卫视《半生缘》媒体见面会,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半生缘》成为刘嘉玲重返小荧屏的第一部电视剧,她在剧中饰演姐姐顾曼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