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代艺术实验室?史上最抢镜星巴克诞生
最近去京都逛街,在BAL百货发现了一家眼熟的“不明店铺”。
除了「Starbucks」的字母,从配色、材质、到地板、座椅……空间里的每种配料都和我们的老朋友天差地别。这是他们请雕塑家名和晃平打造的新门店。80件本土艺术家的作品不分形式主题、神出鬼没,包括了天花板上的管道线、马路上的反光镜杆、门口印着美人鱼logo的圆球……
还让不让人好好喝咖啡了。
史上最不不规矩的星巴克
坐着电梯缓缓悠悠地到BAL商场的三层,古怪的Starbucks猝不及防地登场。大大小小的雕塑和油画填满空间,很难被一眼看透,每张椅子也各不相同。冷酷的黑色和灰色代替了以往温馨的原木色调,镇定气氛。
入口处的地面被设计成了曲线,微微向内凹陷,象征将踏入另一重「非日常」的境界。
地面星星点点,似颜料飞溅,模拟艺术家工作室的素颜模样,是担当这次新店设计的艺术家名和晃平带着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的学生们制作的。
为这间星巴克,他提出的概念是「艺术家共同工作室」,为此和他的创意团队「SANDWICH」收集了80件当地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大多出自美术大学的学生,以及准备考美大的高中生。
展品现场出售,并由SANDWICH定期更换。
名和晃平(左三)和SANDWICH
谁是「SANDWICH」?
SANDWICH工作室内部
名字古怪的创意团队「SANDWICH」和发起它的艺术家名和晃平都值得我们好好认识一下。
位于京都伏见区的「SANDWICH」的确曾经是一家三明治工厂,2009年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舞蹈家接管。
京都宇治川边的SANDWICH工厂,为国内外的年轻创意人提供工作室和住宿,也与京都造形艺术大学合作了特别项目『ULTRA SANDWICH PROJECT』
在名和晃平的带领下,这个艺术工厂看起来似乎无所不能,除了这次的星巴克店铺,他们的作品还包括广岛一座禅美术馆的建筑、YUZU乐队的舞台艺术装置、甚至川久保玲大秀的配饰。
「洸庭」
COMME des GARÇONS 2012 S/S Collection「White Drama」
Scum-L, Scum-Tower, Scum-R2011, work created for “YUZU Arena Tour 2011 2-NI-”
名和晃平本人则是一位正经艺术家,2018年曾凭在卢浮宫美术馆展出的作品「Throne」成为最受国际瞩目的日本艺术家之一。
无人王座「Throne」结合了现代的3D建模技术与传统日本漆艺和金箔技术
名和晃平作品中许多「科幻」的观感都诞生自传统手工。他的代表作「Pixcell Deer(棱镜鹿)」你很有可能见过——他为网购的鹿标本粘上大大小小的玻璃球,「华丽的外表下是死去的生命」。
看似随性的玻璃球经过严谨规划,观看的动作被精确「设计」,也似乎隐含一种虚无。
长于京都的他深受佛像、寺庙等日本古典艺术的影响,后倾心于安东尼·葛雷姆雕塑创作,转以当代艺术探索哲学命题。
形式上似乎积极地拥抱新时代,但对真与假、瞬间与永恒、生与死、变与不变的探问,更多的则让人联想起另一些「不变」。
「Foam」
「Force」
2011年,名和晃平成为在东京都现代美术馆举办过个展的最年轻艺术家,图为由爱马仕艺术基金会赞助的作品「VILLUS」系列
第三展厅
SANDWICH与比利时编舞家达米安·贾莱特合作的表演艺术影像作品「Vessel」(2017)
有趣的是,借「SANDWICH」这样的“混血工厂”,他与京都本土的新鲜艺术能量互相滋养,更突破了工艺、形式、专业上的局限,促成更多大型的作品,以及多样的商业合作。
SANDWICH在犬岛上的作品「Biota(Fauna/Flora)」
「Throne」的微缩版在GINZA SIX的茑屋书店展出
在这次为星巴克设计新店之前,他们也曾与BEAMS、au、优衣库等品牌合作,为京都的ANTEROOM等新型艺术酒店担任创意总监。
(上)HOTEL ANTEROOM的大堂兼艺廊中的作品「SWELL」(下)客房也成为“艺廊”,创作者包括除了名和晃平、蜷川实花等,还包括了众多本土新锐艺术家
艺术家之外,他的另一重身份是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的教授,「本土」和「年轻」是他关注的重点。
这次星巴克新店的80件展品中有不少是他的私藏,比如他曾潜入大阪高一女生大西茅布的个展,包下了她的所有作品——在这间星巴克里,能看到她6岁左右的创作和最近的画。
大西茅布在BAL的星巴克
名和晃平并不否认商业和艺术的矛盾,他相信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使人摆脱资本主义的桎梏,从而自由。参与商业并保持距离以客观审视,在他看来是艺术家回应当下的方式。「无须刻意缩短二者的距离,但需创造共同思考的机会。」
「让艺术家的感性和思考影响世界,这样的可能性还有很多。社会上有诸多不见天日的佳作、艺术家的种子,当务之急是激活。」
「王座(一个男孩)(2011)」:名和晃平最近在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的参展作品
借用大牌的影响力显然是其中最win-win的一种。在最近星巴克新店的开幕中,他提到日本的美大很多,更有不少年轻艺术家虽要靠打工维生也坚持创作,「但能用来发声的平台非常有限。」
艺廊和美术馆之外,他期待商店成为年轻艺术家的第三展厅。
这次星巴克全面放弃了品牌色、视觉风格、空间材质等一切「连锁品牌的坚持」,连最近请隈研吾操刀的东京旗舰店也无法如此出格。
如名和晃平所说,艺术家对企业最大的期待是「共犯者」。
店面虽不大,但角角落落总有惊喜,作品不限主题或手法,亦不标作者或冗长说明,收入眼底的风景多样,即使不一一分析思考,也能轻易感到其分量,令人联想起背后更庞大的冰山。时间大潮的冲撞下,古都是游客眼里的「固若金汤」,但恰恰因此,它的变化才显回味无穷。
相比在墙上挂一堆「当地特色」的装饰,这次熟悉的咖啡香里,无疑有更温暖真实的文化面貌。
(图片来源于一夜美学)
很久以前就有传闻说,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莱奥纳多·达·芬奇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像是在注视着参观者,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她。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蒙娜丽莎效应”
美国当地媒体报道,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