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角振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鲁艺画院院长,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客座教授。原中国同泽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关东画派秘书长。北部战区陆军政治部专职画家。
《化作火炬它驱瘟灾》252cm×90cm
武汉腊月起雾霾,疫情魂牵海内外。
战士的责任重呀!浓墨重彩寄情怀。
胸中似有千杯墨,化作火炬驱瘟灾。
民族脊梁昂首挺,众志成城还安泰。
岁次庚子元月,角振通画并题记。
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角振通的书画人生纪实
艺术之路是探索自然之路,艺术之路也是通往心灵之路,艺术之路更是社会实践之路。在探索艺术之路的过程中,充满了荆棘、坎坷,充满着泥泞中跋涉并且无路可走的困惑。应该说,通往艺术之路是艰难的,倘若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超强的忍耐和信念,没有博大的胸怀和追求,这条路是很难走出来的。
有着军人品质和性格的角振通在通往艺术之路的探索中,同样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坎坷,经历了常人难以体会的困苦和挫折。他有着军人的情怀,有着艺术家的品质,并且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博深的军人情怀。
《欲晓》
白衣天使昼夜坚守,流血流汗,天快亮了。要胜利了,黎明前的黑暗。全国人民都在盼着你们打胜仗,你们凯旋之日,就是举國欢庆胜利之時。
母亲的家传民间艺术熏陶着他
角振通出生在黑龙江海伦一个名叫烧锅屯的小村庄。他从咿呀学语时就喜欢看母亲逢年过节用剪刀把一张张红纸变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他虽然没有经历过专业系统的绘画学习,但从小在母亲一点一滴的艺术熏陶下,他的艺术心灵之窗也在逐渐打开。
《大爱无疆》125×240cm
角振通的母亲是一名民间艺术家,她的技艺都是家族传承下来的。剪纸在母亲家是一门家传的技艺,每个人都会剪纸。后来母亲的家人就开办了一个纸作坊。母亲17岁就在纸作坊开始做工,学习剪纸、雕刻等一些民间技艺。后来母亲和父亲到东北定居,逢年过节母亲都会做出一大批的剪纸作品,角振通就挎着筐挨家挨户的送去。因为母亲乐于助人,所以在村里非常受人尊敬,大家都称她为“关二姑”。角振通从小就是看着母亲剪纸长大的,看着飞舞的剪刀把一张张红纸变成一幅幅图画,他的心也会跟着剪刀一起飞舞,他说那妙不可言的感受真是幸福。这份情感积累和艺术得储备也为他将来成为一名画家埋下了伏笔。
《流金岁月》120×180cm立轴
感情带兵和文化带兵的实践
1974年,角振通入伍参军,由于从小对艺术的热爱,使他在部队的时候依旧没有放弃这份追求。因为军民鱼水情以及部队文化建设的关系,在部队经常接触一些艺术家。尤其在带兵期间,逢年过节都组织把书画家请到部队为战士们进行笔会表演,和战士们一起感受艺术带给人快乐和震撼。在这期间,他也虚心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绘画知识。这期间,他在艺术家们的鼓励和指导下,拿起画笔开始了他的绘画人生。
《暗香浮动》68×68cm
角振通的部队属于军区通(信)工程部队,常年在外施工。用他自己的话说:点多,线长,面广。经常在农村、海边城镇、山区等地施工。这种军旅生活给他创造了极为方便的条件,他一边组织战士施工,一边进行采风绘画,同时也开阔了他的眼界。每到一地,他都拍摄一些照片,体会动植物在不同时节的变化,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美感,同时也品味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在施工和采风过程中,角振通深刻的感悟了一些东西,这也和他今后很多的创作题材是密不可分的。在部队施工过程中,角振通背着自己的绘画器材,在施工的闲暇时间开始绘画创作,可以说部队走到哪他就画到哪。经过了几年的绘画临摹,部队的干部战士们也给了角振通很大的鼓励。
《月朦胧鸟朦胧》68×136cm立轴
感情带兵和文化带兵是角振通一直坚持的带兵路线,每年战士复员之前,角振通都会送给复原老兵一幅自己的作品,从未间断过。角振通说这是一种感情和文化的交流,虽然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我和战士们之间的感情是永恒的。战士们也被角振通这种行为深深的感动。受角振通的影响,很多干部战士也开始学习绘画,也带出了很多优秀的部队干部。
掌握了传统画法的基础之后,角振通习古却不泥古,他的画风总有一种变化,用一位专家的话来说,那变化之快“仿佛一段悠扬的古典音乐,正行走在如诉如泣间,蓦地嘎然而止,不待听者喘息又以路急转直下,神采飞扬地将一腔灿烂与激情径自推到听者耳边,直令听者瞠目,待回过神来又不禁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在磨练笔墨的过程中,为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期间,很多部队的领导也开始收藏角振通的画。随着角振通的绘画技艺不断的提高,他开始参加部队的展览,从团里的展览到军区的艺术展览,角振通不断的提高着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作思维能力,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奖项。
《雪白雪红》68×68cm
灵魂深处的冷静思考
在2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角振通创作了大量的军旅题材作品,这里面有战士在白山黑水间巡逻的身影,有边防哨所迷人的景色。翻看角振通的画册,总能感受到他在每一幅画作中创作时的激情,比如《傲骨藏香》、《黑土地》、《归根》、《玉树共婵娟》等等,他把骨子里的真情实感都融入到画面里,让你感觉画里面总有颗心在跳动,而移出画面时仍留有回味。应该说,角振通在以一种特殊的艺术方式,一种军人的情怀来表达他对部队和祖国的热爱,表达他对白山黑水间一草一木的眷恋,表达他对灵魂深处冷静的思考。
角振通每年都会到祖国的边防哨所,和一些艰苦的地区与当地战士同吃同住,感受他们的生活的环境,体会边防战士的内心情感和生活。角振通对记者说,这些边防的士兵虽然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但他们都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当你和战士们一起出操,一起训练,一起生活的时候,你会被他们的那种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着,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创作热情。于是,很多美丽的边防哨所景象,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在了角振通的绘画作品中。其中作品《通往哨所的路》在全军美展中获得优秀作品奖,并获得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展三等奖。作品《边山雪》入选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作品《远山》入选全军绿色时空庆“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精品展。
《春晖图》68×68cm
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角振通无限感慨地对记者说,他因为从小没有在专业的艺术院校学习过,这可能是他一生的遗憾。就是因为没有这种系统学校的经历,角振通在后来的绘画学习中付出了比常人多倍的努力来弥补这种不足。尤其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如果你把它当成一种兴趣爱好,那么你会觉得你的压力很小,但你如果想成为名画家你的压力就会很大,你必须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更高超的绘画技巧,用你的心血和生命去创作。随着改革开放,大批的国家外艺术品也涌入中国,角振通也认真钻研西方的绘画技法,寻找着中国画和西方画的融入点,寻找着适合自己表现的东西。通过对一些西方著名画家画派的研究,角振通逐渐的把西方绘画的一些表现技巧融合到国画中,这也是角振通的画作中有很多西方画技法的原因之一。
《哨所红叶》90×90cm
角振通还尝试着用不同材料来创作绘画作品,比如说用丙烯来着色,来体现国画技法中所达不到的效果,这种突破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雪白血红》、《黑土地》、《向日葵》等。角振通说,中国画体现的是一种意境,用墨来体现出作者的心情和一些理念,它和西方画的色彩和追求三维立体的理念有所不同。我也是在努力的寻找着中西方绘画的联系,游走在中西艺术之间。
《归潮》150×92cm
角振通非常直白地说:“我的画和很多人的画法都不一样,可以说是一种另类吧。但我只是想让这种艺术很自然的体现出来。这种画法并不是我一开始就想体现的,它是在我的不断的学习中,和对一些西方绘画的感悟后一点点的体现出来的。我经常说我没有经过系统的绘画学习是我一生的遗憾,但正是这种情况反而减少了我的一些束缚,现在的我没有了这种束缚,我反而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绘画的道路上飞奔。”
《爱星》95×176cm立轴
一位画界知名人士说,如今的角振通已经进入了主题绘画阶段,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比原来的作品,主题思想是朦胧的、间接的、多义的,现在主题思想是明晰的、直接的、集中的。他创作的《边关雪》,一轮明月、两座高山、一支小分队在军犬的引导下进入积雪的山谷,沿着小河行进。画家创作的意境是那样的宽阔和宁静,似乎你能听到踏雪的声音,这种声音传递出的是一个思想:有我们边防战士在,你们就安心睡觉好了。让人能感觉出来他的画外之音。京剧脸谱《五色人生》,画家用古老的脸谱艺术干预了现实生活,它的奇妙的魅力是每个赏画者都要面对五色人生、审视人群、审视自己。这两幅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性创作达到了令人仰视的高度。
他的作品在几年前是原始形态,现在关注的是多元发展。他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多方借鉴,这些借鉴中有油画、铜版画、风光摄影,以及中国的水墨丹青。但有一条是肯定的,仍然是当代中国的水墨画,或者说是角振通的水墨山水、角振通的水墨花鸟。中国国画有了角振通这样一个风格的作品。
有思想、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画家
这之后,角振通在荣宝斋及辽宁画院举办个人次画展。通过两次的个人画展,角振通感悟颇多,作品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同时角振通也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对自己接下来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多收藏家也对角振通的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开始被很多海外收藏家收藏。角振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作为军人画家来说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是一种荣耀,就像士兵受到嘉奖一样,同时会激励自己不断的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欣赏角振通的画你会有一种开宗立派的感觉,在中国的绘画风格中,角振通的画就像是一个不同的符号,他的画是一种新的风格,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是很多艺术家追求一生都难以达到的境界。
应该说,处于当代文化盛世之际,国内的艺术氛围给书画家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优厚条件。角振通以他艺术家的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时刻关注着身边生活,他以军人的济世情怀用画笔触动着社会发展的每一种变化和神经,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母亲的情感,对国家的忧思等等,都说明着他是一个有思想、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时代画家,我们期待着角振通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现如今,他又扛起了传承延安鲁艺精神、创作时代经典的大旗。
德骏继承传统、借鉴今人,目的是为我所用。他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常主动走进来自然,以一双艺术家的眼睛捕捉自然、生命之美,后将此写生、采风的第一手素材资料作为创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