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老生杨超:谭派艺术如一杯有回甘的清茶

戏曲行当的划分一般根据演员的嗓音以及形体条件而决定,在京剧里面,老生表演的是较为成熟、稳重大方的角色,多演绎正面人物形象。唱腔上则以真声为主,真假声结合为辅。自幼与爷爷奶奶长大的杨超,深受家庭的熏陶,爷爷是评剧鼓师,也喜欢京剧,耳濡目染,让他坚定地选择京剧为毕生志向。2002年,10岁的杨超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开始正式学习京剧,工老生。

在天津市戏曲学校的5年时间里,杨超苦练腰腿功,在刘昆、卢松两位恩师的点滴启蒙下,他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得到了扎实的锻炼。如今忆起老师,杨超感慨道,“很重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奠定了我很好的艺术观和审视艺术的眼光。如果一个演员有再强的基本功,他的艺术观是歪曲的,那他表现再好,也不会被观众喜欢和接受。我非常感谢他们,修内的同时修外,让我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班里脱颖而出。”

《四郎探母》剧照

《四郎探母》剧照

2008年,杨超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那时是他嗓音的低谷期(变声),在李崇善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杨超度过了那段比较难熬的日子。他多次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种演出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舞台经验,也磨练了自己的表演。2012年毕业后,他进入国家京剧院二团参加工作。

舞台上的杨超扮相清秀、文武兼备。常演剧目《定军山》《奇冤报》《将相和》《四郎探母》《秦琼观阵》《打渔杀家》《游龙戏凤》《桑园会》《连环套》等。

2015年,杨超拜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先生。早在天津学戏的时候,杨超记得,,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去剧场看戏,那是他第一次坐在台底下看北京的角儿演戏,台上的‘角儿’正是后来的师父谭孝曾,剧目是《将相和》。“那是我第一次以观众的身份真正感受到剧场的魅力,当时觉得戏曲演员太有魅力了。深深地吸引到了我,就像现在的追星一样。看到老师在台上演,都是唱腔,没有任何武打动作,但是气场非常强大,特别带劲儿。”

“我觉得谭派的唱腔,像一杯清茶,是很简单的味道,有回甘。”杨超这样形容所钟爱的谭派艺术。第一次领略到其魅力后,他遍寻资料,光盘、录音等等。“谭派艺术在当时有一句话叫‘无生不谭’,没有老生不学谭派的。谭派在老生艺术里算是一个标杆,是一个标志,就如写书法,那它就是正楷,正楷写好了以后,我们可以写行书、草书、隶书。它的艺术特色是‘嘴要老,声要嫩’,这也是谭派艺术能够延续下去的一个基础,它有着科学的发声方法。”

《奇冤报》剧照

《奇冤报》剧照

《奇冤报》这出戏讲述了南阳缎商刘世昌结帐回家,行至定远县遇雨,借宿窑户赵大家。赵见财起意,将其用酒毒死,后将尸烧制盆,被鞋工张别古要帐索去。刘鬼魂哭诉,张代鸣冤,包公杖毙赵大。杨超在听谭富英先生录音时,他一上午单曲循环,没挪动位置,被声音和唱腔深深吸引住了。“老先生用唱腔表现刘世昌受害以后去伸冤的过程,通过录音,我能够感觉到,这个人长啥样,当时用什么样的眼神,特别传神。当时谭派的祖师爷谭鑫培为外国使节唱《奇冤报》后,虽然听不懂唱词,但是其优美动听的唱腔,让外国使节‘感觉的到这是一个冤魂在哭诉。’”

《定军山》剧照

《定军山》剧照

谈及喜欢的戏,杨超则称非《定军山》莫属,“学谭派没有不会这出戏的,如果不会就不是谭派合格的继承者。”作为谭派老生代表剧目,他对学习这出戏的记忆尤为深刻。当时只有16岁的杨超,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能演绎出一个上阵杀敌70岁的老者形象?“我开始走的时候,走的很快,少了一些韵味。师父说‘要把握两个节奏,得分为马上还是马下’,这是需要反复推敲的,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对环境的警觉。表演方式上面,包括唱腔、武打动作,怎样去表现一个老者的状态,让观众能够相信,他是一个老头。一个艺术能力不太强的人,是无法达到这个表演境界的。当时师父说‘你先学,不定什么时候重复了千万次,才能够格去演。’”

《打渔杀家》剧照 杨超和戏曲演员靳智棋

《打渔杀家》剧照 杨超和戏曲演员靳智棋

《游龙戏凤》剧照

《游龙戏凤》剧照

说起京剧在当代的传承与推广,杨超觉得,传承和推广出去的艺术一定要是正确的,作为表演者,一旦没有完全掌握,在对与不对之间含糊,这时不要去传播和推广,需要向老师再去求教,包括本行业的专家、学者,也包括研究艺术文学的老师们。

“现在的快餐文化、流行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非常大,戏曲演员不管是教学也好,还是出去讲课这种形式,要结合当代新媒体,有人喜欢京剧当中的装扮,觉得非常惊艳;有人喜欢武打动作,比如翻跟头;有人喜欢唱高腔;有人喜欢追角儿,觉得演员长得漂亮,作为一个偶像效应。戏曲是非常丰富的,总有一个点可以触发现在的新观众。用新媒体,科技手段,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通过这些传播手段,先把大家的眼球吸引过来,再去进一步渗透,比如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的传统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

杨超

杨超

附:

杨超,工老生,宗谭派。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京剧,2002年进入天津戏校学习,200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2012年进入国家京剧院二团参加工作。师从刘昆、卢松、李崇善、李浩天、杜鹏、曲咏春、江长春、黄炳强等老师。2015年在全国政协礼堂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先生为师。杨超扮相清秀、文武兼备。常演剧目《定军山》《奇冤报》《将相和》《四郎探母》《秦琼观阵》《打渔杀家》《游龙戏凤》《桑园会》《连环套》等。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