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12日,北京史家胡同56号,一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在此诞生。她,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
70年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致力于打造“人民的剧院、艺术的殿堂”,用真挚和赤诚为人民画像立传,绘就展现人民生活变化与时代变迁的舞台长卷。以鲜明的中国气派、民族特色,不断攀登话剧艺术的高峰,向世界讲述鲜活而生动的中国故事。
北京人艺奠基之作《龙须沟》剧照。
穿梭时光隧道,重温经典时刻
“尽管剧情台词都熟悉,在《茶馆》的最后时刻仍然不禁热泪满面,充分感受到话剧的魅力,致敬经典!”6月12日,在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当天,当北京人艺“镇院之宝”《茶馆》首次实行8K技术录制、超高清实时直播时,有观众在线上激动地留言,表达自己对经典作品以及北京人艺的敬意。
自6月初,北京人艺启动以“人民的剧院,艺术的殿堂”为主题的建院70周年系列活动以来,推出了包括经典剧目推送及导赏、剧本朗读、院庆纪念晚会实时直播等院庆活动,在线上和社交媒体掀起热潮,累计播放量达1.4亿人次。
《阮玲玉》《鸟人》《海鸥》3期剧本朗读活动陆续推出。《雷雨》《蔡文姬》《白鹿原》《哗变》《窝头会馆》等5部代表人艺不同创作类型和风格的经典剧目网上放送,剧中主要演员进行剧目导赏,向观众介绍剧目背景、创作心得。《我们的荆轲》《哈姆雷特》《日出》《天下第一楼》《我可怜的马拉特》《骆驼祥子》《万尼亚舅舅》等十余个剧目的片段先后登场。一部部作品、一位位艺术家的亮相,让观众得以穿梭70年的时光隧道,重温舞台上每一个经典时刻,感受北京人艺戏剧的艺术魅力。
此外,北京人艺还召开建院70周年纪念座谈会,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改造升级戏剧博物馆,出版《北京人艺演员谈表演》,推出专题纪录片《国家记忆——北京人艺》《档案——回眸人艺七十年》《我在人艺学表演》,以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示北京人艺70年的建设发展。
1954年,《雷雨》剧组合影。
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
“北京人艺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她始终是一座‘人民’的剧院。”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说。
70年来,在一代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人艺坚守人民立场,与人民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真正地做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人民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把观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上演了300余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
反映新中国给劳苦大众带来新生活的《龙须沟》、演绎人生因果无常的《雷雨》、讲述旧中国市井人生的《茶馆》、从老字号兴衰史折射世间百态的《天下第一楼》、展现不同时期京城百姓生存状态的《玩家》……几十年来,北京人艺以人民为中心,说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大众看得懂的事,关注现实、扎根生活,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为人民而歌、与时代同行’的中心基调,始终贯穿于北京人艺的发展历程。”北京人艺党委书记王文光说。
近十年来,北京人艺坚持以“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排演了古今中外大小剧目87部3649场,其中大戏56部演出1951场,小戏31部演出1698场,国内外巡演及深入基层演出41部413场。
这些剧目中,既有大型历史剧《司马迁》《杜甫》,也有写意与写实并重的“新京味戏剧”《玩家》;既有对经典作品《日出》《原野》《雷雨》的全新解读,也有抗疫题材话剧《社区居委会》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目《香山之夜》,一部部剧作、一台台演出,深刻展现了人民的生活面貌,体现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反映出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精神气象。
1980年,《茶馆》走出国门。
不仅作品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北京人艺也始终把服务普通观众放在重要位置。
近年来,北京人艺初步构建了“演出+展览+普及+教育”的公益戏剧矩阵,坚持戏剧普及。开发出“戏剧永恒”“菊隐·艺术匯”“剧场艺术课——大家面对面”“新戏创作分享会”“致敬与传承——群众戏剧公益演出”“剧本朗读”等多个自有公益品牌,举办活动上百场;积极与基层组织联动,与属地联合开展“爱心文化种社区”活动,已培养17个街道的戏剧普及项目带头人近400人,受益50余万人次;建立“人艺戏剧教育基地”,与多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教学、辅导编排剧目、建立戏剧课程体系、大师进校园等途径系统开展戏剧教育,10年来先后走进30多所学校。
形成独特风格,传承艺术精神
北京人艺建院之初,被称为“建院四巨头”的曹禺、焦菊隐、赵起扬和欧阳山尊曾用一场历时42小时的谈话,为如何建设北京人艺,绘制出一幅清晰的蓝图,那就是要建立一座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和理论体系且享誉世界的文化剧院。
如何在中国的舞台上,构建符合中国老百姓胃口的戏剧艺术和戏剧体系?
70年来,北京人艺的一代代艺术家孜孜求索,以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积累,形成了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演剧流派,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留下了北京人艺创作精神,奠定了北京人艺在中国话剧领域的独特地位。
从建院之初的《龙须沟》开始,在“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北京人艺创作出了《茶馆》《雷雨》《蔡文姬》等一批经典戏剧作品,它们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洞察世事的尖锐,有透彻的剖析和犀利的深刻。这些戏剧经典不仅在人艺的舞台上绽放,也永远珍藏于中国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标注了不同时期中国话剧的创新水平和艺术高度。
《全家福》(2005年)剧照。
“北京人艺表演风格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重视深厚的生活积累。”作为北京人艺建院之始的第一批演员,北京人艺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曾如是说。
“你表演,别飘在那里,表演最忌讳虚假造作。你们的戏要落在地上。”“你们学的都是表演方法。比表演方法更重要的其实一个是文化修养,一个是生活积累,甚至生活积累更重要”……这是蓝天野经常教导后辈的话、也是北京人艺对几代演员的要求。
在这座艺术殿堂里,有句70年来恒存的“戏比天大”,也一直深植在每个人艺演员的心里。塑造过众多经典人物的演员龚丽君,曾经是《雷雨》中最年轻的“蘩漪”,她感慨,“‘戏比天大’是人艺老艺术家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人艺的舞台上,所有的老先生都不曾离去,他们的戏魂始终都在。”
“一棵菜”精神,同样也是北京人艺从建院之初传承下来的艺术精神。“一棵菜”不光有绿叶,还有帮子,也有根,这样它才是一棵完整的菜。一部戏同样如此,缺谁都不行。所以,北京人艺没有明星,都是演员。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北京人艺舞台上,很多出彩的人物恰恰是小角色。话剧表演艺术家黄宗洛以配角闻名,一个《茶馆》里的“松二爷”,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演员何冰虽然经常在影视剧里担纲主演,但只要是上演《茶馆》,“刘麻子”和“小刘麻子”仍然演得神采奕奕。
“北京人艺历来都是坚持出精品,出人才。特别在人才培养这方面,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从北京人艺这座艺术殿堂里先后孕育而生,这也是北京人艺70年来最值得称道与自豪的地方。”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说。在他看来,北京人艺培养人才的“法宝”就是秉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从根本上去继承北京人艺的演剧风格与艺术精神。
走出去引进来,促进交流互鉴
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让世界看到中国故事,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是北京人艺一直以来的使命与追求。
20世纪80年代,《茶馆》代表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让中国话剧进入了欧洲的视野。这部被誉为“东方舞台的奇迹”的作品,在德国、法国和瑞士3个国家的14个城市演出23场,受到热烈欢迎,赢得了西方戏剧界的赞誉。
此后,《天下第一楼》《知己》《李白》《我们的荆轲》《我爱桃花》等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精品剧目交替赴海外巡演,成为中国话剧传播的使者。
《社区居委会》(2020年)剧照。
2013年,应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邀请,北京人艺将莎士比亚著作《大将军寇流兰》带回了莎翁的故乡。当狂放的吉他扫弦和爆裂的鼓点轰鸣而响,舞台下各国观众的情绪随之沸腾。这是中国内地首部被邀请参加此展演的话剧,一经上演,令所有英国观众耳目一新,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
2015年,中国开启“一带一路”建设,北京人艺也踏上了“一带一路”的旅途。10月12日,北京人艺受邀携原创大戏《我们的荆轲》前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在当地扬基·库帕拉国家模范剧院演出。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剧院,第一次上演了中国戏剧作品。来自东方的戏服、音乐和故事,令观众为之惊叹。
除了“走出去”,还有“引进来”。70年来,大量优秀外国剧作曾在北京人艺上演。以《推销员之死》《哗变》《洋麻将》等为代表的一批外国经典剧目持续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舞台精品在这里融合碰撞,交流对话。
自2011年起,北京人艺推出“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以高水平的艺术质量为标准,以“名团、名剧、名导演”为遴选原则,先后推出“国际展演单元”“国内展演单元”“原创邀约单元”“特别影像单元”四大板块,满足观众对外省份、外国优秀剧目的观演需求,为促进多元化戏剧交流搭建了有益平台。
《香山之夜》(2021年)剧照。
2021年9月,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正式启用,北京人艺的舞台空间再次拓展。戏剧中心内设“曹禺剧场”和“人艺小剧场”两座剧场,与首都剧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共同构成错落有致的剧场群,为剧院未来的创作和演出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也将进一步推动国际国内戏剧艺术交流,不负观众对这座戏剧艺术殿堂的期待。
“希望北京人艺用心用情用硬功、出人出戏出精品,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更大贡献,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释放夺目光彩。”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说。
70年探索积淀,再次出发。在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共振、与世界的交流中,更多精彩中国故事的大幕,正在北京人艺的这方舞台上徐徐打开。
图片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