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文脉相亲。自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内地与港澳的文化交流日益丰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粤港澳三地人文交流更加频密,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交流格局。美术也不例外。美术家们关注时代,观照现实,用情用力共绘粤港澳大湾区壮美画卷。
华丽严谨的《康熙书房坐像》、历经几百年仍鲜艳如新的《金孺人画像》、同主题作品中尺幅最大的《西园雅集图》……近日,“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的“妙合神形”展之后国博推出的又一明清肖像画展,遴选精品画作50余件(套),旨在持续展示明清时期中国肖像画的艺术成就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民国书家中有“江南大儒”之誉的钱振锽(1875 -1944) 《名山书论》中所言“大抵古人执笔只求其便,今人执笔只求其难,吾不能不伤今人之愚矣”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时,不能不佩服其见识之高远。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令世界瞩目。欣欣向荣的基建盛景,不断激发着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绘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态势,在时代主题的抒写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彰显万千气象。
董其昌 《戏鸿堂摹古法帖第六卷》 ,笺纸本、乌丝栏,所书为摹颜真卿《争坐位》、摹颜真卿《刘太冲叙》、摹徐浩《道德经》、摹杨凝式《韭花帖》以及论书二则六部分,间以跋语,以行书、草书、楷书摹原本写就,婀娜寓端庄、秀润含刚健,是董其昌书作中少见之端庄精谨、风韵洒脱的佳作。
管平湖(1897—1967年),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他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广泛求艺,先后拜叶诗梦、张相韬、杨宗稷、释悟澄和尚、道士秦鹤鸣等古琴名家为师。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为“湖社”画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
怎样的绘本适合儿童阅读?如何才能推动绘本精品迭出,给孩子们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为他们注入成长的力量?我们走近一些创造美、呵护美、传播美的绘本创作者、研究者、使用者,共同感受献给孩子的精品力作,共同维护一个洋溢着真善美的“图画世界”。
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国画专业委员会(国画院)、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支持,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承办,北京元施至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紫竹问月”系列展之“春之韵——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正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问月楼展出,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在中国历史中,关于女性的真实叙事大多时候是被隐没的。从承担道德教化的功能角色到“琴棋书画”均通,追求生活品味和艺术气质,女性审美主潮的流变,或多或少体现了男性视角对于女性的窥视和想象。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女性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作为个体,她们拥有怎样各异的思想和追求?面对不同的历史和生活境遇,她们又会做出怎样不同的选择?这场展览,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艺术之于中国西部,有着深情的言说。那里的崇山峻岭、大江大河,养育了豪迈的民族与深远的文明。西王母、伏羲女娲的神话,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惜物爱民,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所带来的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都是华夏文明在西部地区孕育的佐证。这里的水系是纵横繁盛的,这里的土地是广袤多彩的,这里的文明更是丰富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