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朱光潜、钱钟书……这部多位文学大师曾任编委的丛书将归来(2)

朱光潜、钱钟书……这部多位文学大师曾任编委的丛书将归来(2)
2019-07-15 10:27:26 新华网

致敬“驿马”:皓首穷经铸经典

普希金说:“译者是文明的驿马。”为中国读者送来世界文学瑰宝的,是一批默默耕耘、孜孜以求的翻译家。

作为“契诃夫在中国最好的代言人”,汝龙曾将契诃夫一生著述翻译了两遍。“开始是从英文转译,他觉得距离原著较远,为了对得起读者,又花了几年时间自学俄语,将契诃夫700多万字的作品从头翻译了一遍,并且此后反复修改。”大师儿子汝企和讲述。

张福生回忆:“我初到出版社时,看到绿原先生责编的《拉奥孔》一书原样,发现上面的译文被修改过的地方很多,有的注释长达半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这本《拉奥孔》,是美学大家朱光潜翻译的。“令我惊讶的是,像朱先生这样的大家,译稿竟也被改得这样多。”

皓首穷经、苦心孤诣,终将岁月铸经典。

91岁高龄的翻译家王智量看到新版“网格本”难掩激动:“似曾相识燕归来!”

65年前,他从北大调入中科院文学所工作,按时任所长何其芳要求,开始翻译普希金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一翻就是一辈子。牛棚、田间、城市,手稿跟着他颠沛流离;糊墙的报纸、马粪纸、香烟盒,都留下过他的字迹。

“看到《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么漂亮地重新出版,我好像又回到了青春时代。”王智量说。

守正创新:为经典译作赋予新生命

专家认为,“网格本”译作本身就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极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阅读生活。

“网格本”也影响了许多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审美和追求。

作家李洱说,他特别喜欢《格列佛游记》。“我把它看成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我们血液的一部分。”

作家阿乙坦言,《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对他影响巨大。“我写小说也喜欢在结尾逆转,师承了‘欧·亨利式结尾’技法。”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