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立陶宛出品”为代表,小语种佳作爆款频出
在申城剧迷心中,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几乎成为优质热门戏剧的代名词。纷至沓来的《哈姆雷特》《钦差大臣》《叶甫盖尼·奥涅金》《海鸥》……向观众展现了这个国家深厚又迷人的戏剧风采。
这个月又有一部“立陶宛出品”未演先热,大宁剧院7月20日上演的立陶宛国家话剧院的新作《伪君子》,演出票提前两周售罄,之后剧院特意加开乐池区加座,也被秒杀一空。
立陶宛国家话剧院的新作《伪君子》融合了社交网络的当代背景,作品更具现实意义。(出品方供图)
又岂止是立陶宛,俄罗斯、德国、法国多个语种的话剧在申城舞台日益走红。无论是在中国大戏院亮相的“2019演艺大世界国际戏剧邀请展”剧目、来自法国红帽子剧团的《秃头歌女》和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的《奥德赛》,还是在陆家嘴艺术地标“1862时尚艺术中心”亮相的法国创意喜剧《大鼻子情圣》,亦或者是在今年春天圈粉无数的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零祈祷》……2019年的上海,多个语种话剧演出精彩纷呈,展现出上海这座“戏码头”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空间活力。
小语种话剧在上海不再是“冷门”
来自拥有深厚戏剧和文学传统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和立陶宛的名团名导们,因为近年来频繁亮相上海,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愈发受到业内外关注。“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连续两年邀请俄罗斯“金面具奖”获得者瓦列里·福金和立陶宛名导里马斯·图米纳斯来沪,精致沉稳的《哈姆雷特》《三姐妹》,舞美大胆的《假面舞会》《零祈祷》,成为申城舞台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瞬间。这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艺术文化高地的小语种戏剧作品,并没有因为语言的小众而变得高冷,观众购票热情高涨,这让大宁剧院总经理陈倚天看到优质话剧跨越国界、超越语言的艺术向心力。
语言,从来不会阻碍中国观众走向经典。这些国家的戏剧工作者们向中国观众展现了对经典改编的自信心和掌控力,展现出极具个性的艺术生命力。来自立陶宛的这版《伪君子》不仅延续了这种创作态度,更展现出欧洲导演在改编中注入全新思考的无线活力。
《伪君子》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代表作。原著讲述的是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达尔杜弗混进富商奥尔恭家中,企图勾引其妻子、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达尔杜弗锒铛入狱,奥尔恭幡然醒悟,一家人皆大欢喜的故事。作为莫里哀最成功的剧作之一,亦庄亦谐的《伪君子》至今依然是西方舞台上非常热门的经典。
由奥斯卡·科索诺瓦斯导演的这版《伪君子》融合了社交网络的当代背景,加入了手机、电脑、自拍、滤镜等各种现代元素,同时大胆修改了结尾,使得作品更富有讽刺和批判精神,兼具现实意义。“社交网络,是一个新的虚伪竞技场。”科索诺瓦斯力图通过角色的行为来表现他对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思考,他认为,现代的达尔杜弗们、也就是“伪君子”们是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他们的犯罪行径的。对于他们而言,满口的道德说辞只是一种公关手段,而社交网络的点赞助长了他们所谓的正义。
科索诺瓦斯别具一格的美学理念和脑洞大开的艺术表现手法,尤其擅长展示当下现实中的混沌与矛盾、荒诞与分裂。《伪君子》剧中,一个类似凡尔赛宫花园般的植物迷宫被安置在舞台上,并采用影像投影等多媒体表达方式,与传统戏剧叙事相结合,营造出了一个真实与虚幻并置的独特空间。
一部又一部“亚洲首演”“中国首演”选择上海
德国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意大利导演罗密欧·卡斯特鲁奇、法国红帽子剧团、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德国邵宾纳剧院……这些非英语国家的名团名导,都将上海视为他们艺术创作重要的码头。“欧亚最当盛年的导演、名团,近年来频频登陆申城,精彩作品在上海和周边城市的观众中引发巨大关注,见证着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中心的进步。”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郭晨子说。
例如,今年亮相申城的、由立陶宛导演里玛斯·图米纳斯执导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就在上海首演日当天被朋友圈“刷屏”;又例如,去年来沪的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剧团《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成为当年的“爆款”,无论是对布莱希特的再创作,还是“大胆妈妈”的表演,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主演埃琳娜·莱姆泽还凭此获得了第29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
多个语种的佳作纷至沓来,让上海话剧迷们收获着满满的幸福。正如名导田沁鑫出任“演艺大世界国际戏剧邀请展”艺术总监时所说:“各个国家、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都接触一下,眼界大开,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判断。”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
2019年己亥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著名艺术家、传统文化学者李平霖先生的书法及绘画作品亮相北京鸟巢文化中心四层,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京城市民送来了春天的祝福和高品味的美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