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分两期完成了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创作,1511年夏天第一部分的脚手架撤下,米开朗基罗可以从地面看到完成部分的总览,在其后半部分的创作中(靠近祭坛一边的绘画),他绘制的人物形象更大了一些,而且布局也不似之前那般紧凑了,这是他后期创作的调整。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草图是米开朗基罗难得的存世手稿。
《最后的审判》(局部),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
1533年米开朗基罗再一次接到了西斯廷教堂的委任——创作祭坛墙上的巨幅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这次的委托来自教皇克莱蒙七世。米开朗基罗直到1541年才最终完成这幅经典巨制。尽管《最后的审判》在基督教创作题材中十分常见,米开朗基罗的版本却令人耳目一新。画面上,袒露健硕胸膛的耶稣位居构图的正中,一群圣徒围绕左右并也大多露出裸体的身躯,被拯救者升入天堂,而反之则被打入地狱。
人体和头部手稿,1537–1538,米开朗基罗,© Teylers Museum, Haarlem
如此大量而集中的裸体内容很快引发了教会内部的争议,其结果是他们于1563年下令对一部分裸露处进行修改,通过绘制衣饰等“遮羞布”的方式对原作进行覆盖。在米开朗基罗去世的第二年(1565年),该复绘工作由丹尼尔·沃尔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完成。尽管如此,米开朗基罗毕生所热衷的对于人体的描绘依然在《最后的审判》这一作品中达到顶峰,而它对其后世世代代的艺术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彼得大教堂拱顶建筑草图,1547–1561, 米开朗基罗,© Teylers Museum, Haarlem
这场设立于广州罗浮宫家居艺术中心的艺术展览,将近百件艺术展品自然地陈列在卖场的公共空间,甚至很多作品就在户外展出,没有设置任何参观门槛,你可以与展出作品亲密接触。
天文学家如何看待梵高的《星夜》?爵士钢琴家怎样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雕塑家会如何看一幅画?这些问题在新开放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放后,与BBC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