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6000平配备智能作业系统,读库的新库房有点“不一样”

6000平配备智能作业系统,读库的新库房有点“不一样”
2020-06-10 15:25:00 徐明徽 澎湃新闻

原标题:“老六”张立宪:我们在读库新家等大家来玩

6000平方米的仓库,配备自动化智能作业系统,能在8小时内处理8000个订单。读库为自己在江苏南通打造了一个“顶配”版的新库房。

库房外景。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库房外景。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这个仓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了,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叫‘物流基地’。和大多数的出版机构的仓库不一样,因为读库主要是直接面对读者的直营直销业务,所以我们每天要处理大量的订单、打包,然后发给读者,所以就分解和物流客服就特别重要。原来这一块都是人工来分拣,每个小伙伴每天上班日均2万步以上,现在他们被解放出来了。”读库主编“老六”张立宪带领澎湃新闻记者参观新库房时介绍,他为这套系统命名为“智能作业系统”。

去年11月,读库发布公告请求广大读者帮助,因为要搬离北京,需清空库房以降低搬迁成本。张立宪的这封求助信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如今不仅搬迁完成,面世的库房还升级成了“顶配”。

库房内的智能机器人

库房内的智能机器人

传统的图书公司得以拥有一个智能库房,张立宪说都得益于读者和各界的帮忙。“去年我们决定搬仓库的时候,内心是不敢奢望有这个系统,所以当时的蓝图只是有一个合规、合格的仓库,消防、验收、安保等各方面达标就可以了,但是非常让人意外的是读者的支持大大超出我们预期,口袋里的钱一下鼓了起来了,所以我们就把多年来隐藏着实现不了的梦想弄成真了。因为几年前我们就去参观过这种智能化、自动化的仓储系统,眼馋的不得了,但是说真的图书这个行业是用不起这种系统的。”张立宪笑说如今读库终于变成土豪了。

新库房中,还出现了7个智能机器人。张立宪介绍,每个机器人都能轻松托举1200斤重量,能将图书从任意一个角落搬运至所需要的位置。“这个系统8小时能够处理8000单,而《读库》日常发货也就是每日2000-3000单,所以能轻松完成日常工作,且差错率为0。真是大大解放了我们的劳动力。”

库房内景。

库房内景。

此次搬迁是读库的第六次易址,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迁移:要在北京之外的地区,重建五千平米的库区,并把十八组高位货架、三千三百个货位、所有仓储物流和安全保障设施、配送团队和体系,整体撤离北京。张立宪介绍,他们的书分装在1600个托盘上,32吨载重的货车往返50余车次,每个车次跋涉1200公里,完成新旧库房的顺利过渡。同时,读库十几个人的物流团队也不离不散地从北京迁到南通,包括三个三口之家。

这次搬迁,实现了张立宪预想中的最高目标:读库库房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各环节、各方面几乎都是顶级配置,南通同样是让他们心神俱安的所在。也希望这个物流基地,能够成为长三角地带的大小读者空闲串门的好去处。“我们在库房预留了一些区域,让各地作者来此处参观、体验,分享和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张立宪说,“这里周边没有什么娱乐消费设施,我觉得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好事,你来了后处了看书、思考、交流就没别的事干了。”

张立宪

张立宪

在张立宪看来,读库与读者不仅仅是买卖关系,“图书本身就是情感含量很高的商品,买书的钱放在现在的消费社会基本不值一提,也许就是个停车费的价格。但好书带来的影响可能值万金,影响你的一生。当然读到糟糕的书也挺恶心人的。”

张立宪并不担心搬迁至南通,会阻隔读库与读者的联系。“首先距离不是决定性因素,现代化的交通可以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此外时间一长,彼此就不是买卖关系了,没有真正的精神认同和共识,我们与读者不可能在一起这么久。我们在一个城市举办活动,就会有很多周边城市的读者赶来参加,读库和读者一直在成长,这一点我很欣慰。”

“读库的新家很舒服,我们恭候在此,等大家来玩。”张立宪说。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