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宫里的中秋节,有点不一样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了,这是寓意团圆和睦的节日,在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习俗。而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明清皇帝执政和生活的场所,其在中秋节的礼俗活动与民间并不完全相同,且历来被人们所关注。
拜月是紫禁城内中秋节的重要礼俗活动。拜月又称为月供,即祭拜月神。古人认为日月皆为神,祭拜日月,可保国泰民安,消灾纳福。我国自古以来就盛行祭拜日月活动,如西汉中期戴德编《大戴礼记》卷三载有“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此处的“夕月”,就是指在中秋的夜晚祭拜月亮。清代紫禁城内拜月的地点是皇帝的寝宫外。钦天监(掌管天象的官员)提供“吉位”摆设供桌。供桌上摆月光神码(绘有嫦娥、玉兔、广寒宫的符纸),还要摆一个十斤重的大月饼。月饼上印有玉兔捣药图案。大月饼左右侧各摆一个三斤重的月饼,各带小月饼数盘,摆酒、茶数盅。供桌上还要摆应时鲜花和应时鲜果。据清代杂记《燕京岁时记》记载,中秋节“内廷供月例用九节藕”,“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建花瓣形”。九节藕,是指西苑三海莲花池内所出九节生在一根上的果藕,象征着“九九”至尊。清早期月供在下午五时左右开始,清末提前至下午三时。活动开始时,昇平署(清宫演剧机构)需有人在月供前“念斋意”,即诵念祷文。然后是皇帝亲手拈香、行礼;接下来是后妃宫女依次行礼。香尽,总管太监请皇帝送“焚化”,即焚烧供桌上的月光神码,随“焚化”,撤供。最后,皇帝将十斤重大月饼精心包装,贮至当年除夕夜,全家分吃;三斤重大月饼切成数块,连同小月饼、“莲花团圆瓜”、鲜果等分赐妃嫔、文武廷臣、太监及宫女等人。
即便物产不如南方丰富,中秋节之于北国大地,也是一年中稻黍米面、瓜果梨桃全面丰收的季节。更何况,多种兄弟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又给北方带来了貌似大同、实则小异无数的饮食特色。
花丝首饰、北京绒鸟、北京毛猴、衍纸艺术、葫芦烙画、木版年画、北京料器、绣花鞋、京剧脸谱、内画工艺、北京面人……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老手艺10月1日起展进北京图书大厦,非遗与观众有了近距离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