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首都北京到各地方,从剧场舞台到广袤大地,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主题主线,歌时代华章,颂百年伟业。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140部优秀剧目参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50部作品集中在北京各大剧场演出。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感真切。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在为时代放歌,到处都有为党的百年华诞深情起舞的英姿!
图①:“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活动在苏州的剧照。 图②:芭蕾舞剧《沂蒙》剧照。 图③:歌剧《红船》剧照。 制图:蔡华伟
红色经典赓续红色血脉
一部部红色文艺经典镌刻着时代的光荣足迹,书写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
复排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当年,词作家阎肃为创作歌剧《江姐》三下江南、两度入川,将自己关在渣滓洞监狱七天七夜寻找剧本思路。如今,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排演《江姐》,坦言自己每演一场都在与扮演的角色江姐做思想交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革命者为国为民的崇高信仰。当年,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在“上海之春音乐节”舞台初试啼声,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从未放弃对《红旗颂》更臻完美的追求。如今,修改后的《红旗颂》在尾声配器中加强了国歌旋律,爱国主义激情更加澎湃,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依然征服着今天的观众。经典剧目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今年,一大批传统精品剧目赢得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这再次印证:好作品不仅见微知著、直抵心灵,更应见证历史、跨越时代。红色文艺经典中贯穿的精神长河,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中那声“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依然嘹亮,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里铿锵有力、饱含坚定信仰的“娘子军操练舞”还挺立在人们心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以剧场演出和线上演播的方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坚持公益惠民原则,剧场演出百元以下票价占比50%以上,线上演播均为免费观演。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真情演绎红色经典,把握人民对文艺作品的新需求新期待,潜心创作时代精品,交出了一份份在创新中传承的答卷。
时代精品书写伟大实践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信仰把青春融入祖国的江河,用行动把光辉刻进中华民族的史册。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成为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负使命。今年,一批新创作的舞台艺术精品集中亮相,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奋发、奋进的光辉形象,激发斗志、振奋精神,鼓舞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接续奋斗。话剧《谷文昌》将一个“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共产党员刻画得栩栩如生;豫剧《焦裕禄》塑造了上世纪60年代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无私为民的人物形象;民族歌剧《扶贫路上》讲述牺牲在扶贫一线的干部黄文秀的事迹,她30岁的璀璨芳华令人动容。
广大文艺工作者“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用歌声凝聚力量,用舞姿传递真情,书写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实践。本次展演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主题,重点推出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创作的优秀作品。京剧《李大钊》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生动刻画和演绎,再现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彩调剧《新刘三姐》,再现广西人民振兴乡村奔向小康的火热场景;歌剧《沂蒙山》、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从不同角度讲述精彩纷呈的中国革命故事,彰显无私奉献、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诙谐风趣,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用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生动呈现新时代的新人物、新风貌。
反映“红船精神”的歌剧《红船》,反映“长征精神”的歌剧《长征》、京剧《红军故事》,反映“抗美援朝精神”的舞剧《英雄儿女》,反映“抗疫精神”的民族歌剧《天使日记》……舞台上,创作者将时代的精神图谱融入笔下的五线谱,用奋斗的旋律、昂扬的舞姿、进取的故事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展现百年大党生机勃勃、创新创造的气象风采。
舞台上下共庆百年华诞
今年,各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充满新意的文艺活动,充分体现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强大引领力、凝聚力,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独特优势和力量。
“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活动在全国火热开展,广泛吸引大众参与。目前,该活动已先后在北京大学、嘉兴南湖、古田会议旧址、井冈山、延安、苏州等16个地方举行。从电视新闻到网络视频,从垂髫稚子到耄耋老人,从艺术家到大学生,线上线下用同一首歌,“声”情告白百年大党。
“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活动构思巧妙、亮点频出。在延安,快闪活动以“叙述故事化、场景生活化、表现地域化”为创作理念,营造纪实感。在嘉兴南湖和古田会议旧址,主创通过前期多次模拟彩排,不断调整机位布局,巧妙引导现场游客,充分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展现团结一心的积极风貌。
一面面飘扬的红旗,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句句深情的歌唱,出现在大学、景区、革命旧址、名人故居……大众找到了情感表达的新出口,爱党、爱国的心声汇成澎湃壮丽的心曲,在神州大地久久回响。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大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描绘百年风华,铺展开宏阔的历史画卷。“百年辉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戏剧晚会”,以独特的艺术构思,从党的历程与各时代名家名作的多重叙述维度,呈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围绕主题主线、献礼建党百年,中国音协先后推出大型原创交响合唱《百年放歌》、原创组歌交响音乐会《我笃信你》、原创歌曲大型演唱会《各族儿女心向党》、大型交响合唱组歌《中国精神》;中国舞协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年百校百人”计划2021顶尖教师巡回课堂;中国曲协启动庆祝建党百年优秀曲艺作品征集活动,主办“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各大卫视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不断推出重大主题歌舞晚会。舞台上下、荧屏内外,举国欢庆“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伟大时代召唤着伟大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承发扬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优良传统,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充沛的激情,奉献更加恢弘雄壮的史诗。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