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您是昆曲艺术家也是院团管理者,在担当使命、守正创新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新的感悟和提升?
杨凤一:这些年来,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催促下,我带领着北方昆曲剧院步履不停地探索和实践。一直在思考怎样发挥昆曲艺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社会使命?怎样去深入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怎样完成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的时代任务以及怎样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课题?为此,北方昆曲剧院一直践行着“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创作宗旨,创排了《飞夺泸定桥》《赵氏孤儿》《荣宝斋》《清明上河图》《救风尘》等一系列大型剧目,在建党百年之际又创排了塑造时代偶像、倡导爱国情怀的昆曲大戏《国风》和《林徽因》。这些剧目中,既有对传统经典的现代解读,也有对新编题材的守正创新,推出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甚至很多已经成为戏迷观众耳熟能详的“好戏”。除此之外,我们也创排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小剧场剧目,像《流光歌阙》《反求诸己》《风筝误》等,以更灵动、更自如的表现方式,激发和培育了更多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有些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去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艺术报:在戏曲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方面,您有哪些经验?
杨凤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一方面是强调戏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几代北昆人持之不懈地坚守和奉献,北昆的人才培养走在了全国前列。名家名角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成为中流砥柱,后起之秀也已担当重任,成为中坚力量。北昆栽培十年的第五代学员班也即将学成毕业,崭露头角,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上,北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传承谱系。另一方面,也是强调戏曲受众人群的重要性,戏曲发源于群众,理应服务于群众,为了扎根人民、扎根更广阔的社会土壤,北昆这些年在坚持剧场演出的同时,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基层,把优秀传统文化送到百姓的身边,真正成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力军”,并且积极参与“高参小”等美育项目,从文化生态的源头出发,从新生代抓起,强化戏曲的通识教育,去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