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北京京剧院组织的《“青春风采”青年京剧人才展演》的首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火爆上演。该院优秀青年演员陈张霞担纲主演的赵(燕侠)派经典名剧《盘夫索夫》,令演出现场的戏迷观众大饱耳福,过足戏瘾。陈张霞以其俊美大气的扮相、婉转细腻的声腔、生动自然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声和掌声。《盘夫索夫》的成功演出,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了陈张霞全面的艺术才华和难得的艺术天赋,更令戏迷观众欣喜的是,陈张霞无论在唱念还是在做表上,尤其是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已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多年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在火热的七月,北方昆曲剧院名旦顾卫英为戏迷观众们奉上了一部久违的传统经典剧目《朱买臣休妻》。顾卫英运用崔氏独特的唱表技艺,以韵味悠扬的唱念和细腻传神的表演,全面彰显了此剧独有的艺术魅力,展示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为这部传承了几百年的经典艺术作品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成功塑造了一位“未犯三从和四德,只因难耐饥和寒”的古代悲剧的妇女形象,令戏迷观众大为赞叹。
拜师的时候,张君秋大师在菜单上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送给赵秀君,回忆起师父赠予的八字箴言,赵秀君觉得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凝聚着前辈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智慧感悟,话虽简,理却深,行之难,“要真正实践起来,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近日,“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展演是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相关艺术家协会组织实施的“新时代青年艺术骨干培养计划”的年度成果汇报演出。该计划面向全国各省区市选拔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进一步提高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组织化程度,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搭建高规格、专业化、机制性的展示平台,营造文艺界“大练兵、大比武”的氛围,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出精品,支持青年文艺工作者挑大梁、当主角,形成文艺界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人才成长环境和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7月15日,北京东城区在特色文化空间颜料会馆内举办“戏剧之城”建设发展促进体系解读会,发布了2022年戏剧之城重点项目,从特色展演到原创剧目,从剧场新空间到消费新业态,东城区正在构建戏剧演艺全产业生态链,打造一年四季不落幕的戏剧嘉年华。到2025年,“戏剧之城”计划打造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相媲美的世界级知名戏剧中心。
这几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成都的热度可以和持续的高温天气掰掰手腕。在经历了“开票—即罄—加场—又即罄”后,《只此青绿》成都站域上和美专场,即将在7月14日与观众见面。
毕业典礼哪家强?近一段时间,各大高校的毕业典礼频频登上热搜。毕业典礼上的歌曲串烧不仅引发了现场师生的大合唱,还在线上感染着广大校友和亿万网友。毕业季音乐会、毕业季演唱会、毕业歌友会、毕业典礼暖场演出等几乎是每个高校在毕业季的常规设置,相关歌曲和演出画面也常常成为一批批大学生的宝贵记忆。纵观毕业典礼上的歌曲串烧,哪些歌曲会受到欢迎?这些歌曲魅力何在?如何创作出更多精品毕业歌?笔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7月12日晚,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大戏《哗变》在首都剧场举行本轮最后一场演出;而当天上午,该剧重排导演、北京人艺院长任鸣的追思会在剧院一楼排练厅举行。6月19日,任鸣因病在京猝然离世,享年62岁。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舶来品,早在20世纪初的中国就存在世界化与本土化的讨论。上世纪30年代,戏剧理论家张庚提出“话剧民族化”,成为中国话剧人的普遍追求。北京人艺奠基人焦菊隐执导的《蔡文姬》中,台词步法、服装舞美均从中国传统戏曲中汲取养分。任鸣这一代话剧人则从继承走向发展创新,“我们考虑的是,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拓宽一些,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在话剧艺术领域内探索‘东方戏剧’的美学精神。”
一个环形坡面乐池升起于舞台中央,大型交响乐队围坐其间,合唱队位列其后,如众星拱月。舞台上方,两条半圆飘带,以“1952”为起点,以2022为抵达,中间怀抱着“中央歌剧院”圆环,与乐池两相呼应,仿佛诉说着一座歌剧院70年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