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成都的热度可以和持续的高温天气掰掰手腕。在经历了“开票—即罄—加场—又即罄”后,《只此青绿》成都站域上和美专场,即将在7月14日与观众见面。
毕业典礼哪家强?近一段时间,各大高校的毕业典礼频频登上热搜。毕业典礼上的歌曲串烧不仅引发了现场师生的大合唱,还在线上感染着广大校友和亿万网友。毕业季音乐会、毕业季演唱会、毕业歌友会、毕业典礼暖场演出等几乎是每个高校在毕业季的常规设置,相关歌曲和演出画面也常常成为一批批大学生的宝贵记忆。纵观毕业典礼上的歌曲串烧,哪些歌曲会受到欢迎?这些歌曲魅力何在?如何创作出更多精品毕业歌?笔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7月12日晚,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大戏《哗变》在首都剧场举行本轮最后一场演出;而当天上午,该剧重排导演、北京人艺院长任鸣的追思会在剧院一楼排练厅举行。6月19日,任鸣因病在京猝然离世,享年62岁。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舶来品,早在20世纪初的中国就存在世界化与本土化的讨论。上世纪30年代,戏剧理论家张庚提出“话剧民族化”,成为中国话剧人的普遍追求。北京人艺奠基人焦菊隐执导的《蔡文姬》中,台词步法、服装舞美均从中国传统戏曲中汲取养分。任鸣这一代话剧人则从继承走向发展创新,“我们考虑的是,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拓宽一些,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在话剧艺术领域内探索‘东方戏剧’的美学精神。”
一个环形坡面乐池升起于舞台中央,大型交响乐队围坐其间,合唱队位列其后,如众星拱月。舞台上方,两条半圆飘带,以“1952”为起点,以2022为抵达,中间怀抱着“中央歌剧院”圆环,与乐池两相呼应,仿佛诉说着一座歌剧院70年的光辉岁月。
如今后人对于他们,并不是十分熟悉,可能连他们姓名都叫不上来。他们在当年,究竟取得什么成就,是否还有人继承其唱腔呢?
“壮哉燕翼堂,浴火起凤凰……”7月1日,山东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革命题材京剧《燕翼堂》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该剧根据沂蒙老区红色革命大家庭“燕翼堂”的事迹改编,讲述了刘晓浦、刘一梦坚守革命信仰被杀害后,其家族“燕翼堂”主事人刘合浦面对民族危难与家族变故,从为保“家业昌盛”的忍辱求生,到逐渐觉醒、走向反抗,最终在革命者引领下毅然毁家纾难与敌同归于尽的动人故事,书写了一曲气壮山河、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颂歌。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戏曲教育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全国戏曲教育数据采集与动态监测工作,对开设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戏曲相关专业的各类教育单位进行数据采集,完善全国戏曲教育基本信息,每年组织一次数据填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殿堂,2022年迎来建院70周年华诞。70年来,他们守正创新,不断前进,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话剧专业人才,形成了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艺术风格;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演剧学派,留下了大批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话剧艺术殿堂。
7月的第一个周末,京城各个剧院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曹禺剧场和实验剧场,同时上演《哗变》《名优之死》《我可怜的马拉特》三部话剧;天桥艺术中心的大、中、小三个剧场也同时演绎《英雄虎胆》《杂拌、折罗和沙拉》和《水流下来》三部风格各异的佳作;保利剧院热演的《弗兰肯斯坦》不断加场,依然一票难求;国家话剧院的《铁流东进》则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鼓楼西八周年推出独角戏演出季,首部作品《一只猿的报告》首演后迅速登上大麦北京话剧热销榜榜首;全新开业的大华城市表演中心,更是以一出《柯诺克医生》的首演,宣告了首都文化新空间的诞生……一出出好戏迎接着久违的观众,也标志着演出行业在经历了新一轮疫情考验之后,再次迎来全面复产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