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2017-05-22 16:34:20      参与评论()人

【中华网文化频道综合】5月19日10点25分,《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追悼会暂定在江南殡仪馆举行。小说《红岩》已走过50个春夏秋冬,印数超过千万册,成为了中国最畅销的小说。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参加革命被捕进入渣滓洞依照狱中经历创作《红岩》

杨益言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抗战后参加反内战运动,是上海地下学联机关报的负责人和“主笔”。“一二·九”运动后辗转回重庆,在进步刊物上发表《一二·九真相》等文章,而且与重庆大学地下党联系上,准备利用手头的照片、资料编本名为《控诉》的书。而这时,他已经被国民党特务“盯”上,并被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杨益言狱中坐过老虎凳,人坐在长条凳上,膝盖处绑着,两手的大拇指分别跟脚拇指捆在一起。逼供不招,便在脚后跟处垫砖,加到四块膝盖骨便会粉碎。当然也有抗争,像《红岩》中写的开追悼会、绝食等。罗广斌入狱时,因为他的哥哥是国民党军队司令,大家都怀疑他是内奸。他关在杨益言隔壁的楼上1号房,同房的28个人都不理睬他,后来还是江姐的一句“我了解他”澄清了他。1948年春节,监狱里开联欢会,杨益言表演的是拉二胡,罗广斌的节目是洋派十足的踢踏舞,而演出时,他的脚上还带着铁镣……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杨益言和罗广斌都分在共青团重庆市委工作。后来组织上要求整理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材料,确定由罗广斌和杨益言以及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1958年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写作从1959年开始到1961年,从初稿到定稿,曾重写三次,大改两次。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当时杨益言和罗广斌分住在重庆市委安排的两间平房里,白天走访革命前辈、看材料,写作经常从傍晚开始,常常写一个通宵。任务很紧,40万字的长篇,有时一天要写一万字。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都闹饥荒,他们算是享受特殊照顾的,每晚每人能分到一个小黑馒头。馒头傍晚时发给他们,杨益言领了就放到一边,不去看它。写到下半夜,饿得不行了,便掰一小片,再掰一小片,一个馒头居然很耐吃。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女儿谈父亲:小时候不知父亲是作家

杨小谊是杨益言的小女儿,是跟杨益言在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女儿。说到父亲,杨小谊难掩心中的悲伤,“三年前我妈妈走了,这对爸爸的打击很大,自那之后,爸爸就一直在住院。”

杨小谊说,上周日晚上,父亲突然出现了吸入性肺炎,导致病情恶化,不过“爸爸走得很平静”。杨小谊透露,这些年,杨益言一直不能说话,“不过我们给他说话,他能听见,同意的话他会点头。回忆起《红岩》的创作,他还会流泪。”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提到小说《红岩》,杨小谊说:“我小时候根本不知道父亲是作家,父亲也没给我讲过任何关于他在渣滓洞的那段经历和跟《红岩》创作有关的任何事情。”

杨小谊第一次知道《红岩》跟父亲有关,是在她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一本《红岩》,让我回去找父亲在上面签名,那时我才知道父亲是《红岩》的作者之一。”随后,杨小谊所在的学校邀请杨益言去作报告,杨小谊第一次听父亲讲跟《红岩》有关的故事。当小时候的杨小谊知道了父亲“坐过牢”,好奇的问父亲,而杨益言却用一句“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就简单的回答了。“我所知道的关于父亲和《红岩》的故事跟大家一样多,父亲从未单独再给我讲过,到现在都如此。”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杨益言曾立过一条规矩:儿女不能随便接受媒体采访,更不能随便谈《红岩》。杨益言还告诉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准打着他或者《红岩》的招牌为自己行方便。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杨益言就把收到的稿费全部交了党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许云峰、江姐和以他们为代表的英雄故事,2001年,杨益言和罗广斌的夫人胡蜀兴把小说手稿捐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虽然《红岩》没有给杨益言的孩子们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但红岩精神却深深的影响了杨小谊和她的姐姐们:“小时候父亲就带着我们姐妹去烈士陵园扫墓,回来还让我们写作文,了解那段历史。我们可以说从小就受到了红岩精神的影响,我和我的姐姐们都是特别善良、正直的人。”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可以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是在长篇小说《红岩》精神激励下成长起来的。因为,《红岩》的作者杨益言和罗广斌为我们精准地描述了国民党反动派残害中国共产党人的事实与历史罪恶。同时,让我们明白了应当怎样投身革命事业,怎样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同时,让我们明白了应当怎样向江姐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这就是我们当时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这是我们当时在幼小心灵播下革命种子的时刻,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新中国来之不易。为了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做出了巨大牺牲,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新篇章。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那么,中国革命先驱者的革命精神需要向子孙后代传承。所以,亲身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杨益言和罗广斌两位革命者,用长篇小说《红岩》清晰地告诉了中国革命在黎明前遭遇的黑暗,生动地讲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中国共党人威武不屈、永不叛党的战斗精神。而且,五六十年代的人,只要是上过大学文科的人,长篇小说《红岩》是必读书目中的重要作品。可以说,每读一遍,每看一遍,都会接受一次再教育;可以说,小说《红岩》不但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而且让我们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做事,让我们拥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革命理想,让我们懂得了应当怎样活着,让我们懂得了究竟应该为谁服务,怎样跟党走。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如果没有杨益言和罗广斌的长篇小说《红岩》,我们就不知道国民党为什么那么惨无人道,我们就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能打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并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让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因为,国民党反动派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赢得了人心,而国民党恰恰相反,他们失去了人心。而且,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所以,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

杨益言去世:作者走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长篇小说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先生走了,但他却给国人留下了不朽的人格与巨大精神财富。而且,《红岩》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管杨益言老人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关键词:杨益言红岩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