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寻找散落乡村的“非遗”印记

2018-02-01 10:45:55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然而,这种民间传统技艺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纯手工纺织的这种品质最优的夏布,市场价格仅1000元一匹,普通的夏布则为300元一匹。“日本经销商曾给我拿来一个日本制造的书包,这个包用布也就一尺多,能卖到900元。”谭智祥说。

失传并不只是谭智祥的烦恼,我国许多“非遗”技艺都面临这样的困境,由于很多“非遗”技艺都散落于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自身保护与传承的能力有限,不少“非遗”保护在政策扶持下,处于勉强维持状态。此外,城镇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非遗”的存续环境,致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难以适应现代生活,传承空间萎缩,传承条件困难,还有部分传统手工生产被机械化生产所替代,一些保护理念不正确或保护措施不得当,对“非遗”保护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非遗”面临的消失困境使得乡村的非遗印记、文化注脚正在减少甚至消亡,如何把乡村文化传承下去,延续乡村文化印记,面临诸多挑战。

刘魁立认为,文化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庙会、集市、节庆活动,让它们回到村落中、回到村民的生活中。只有这样,它们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和传承;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它们“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非遗”的宣传展示更应该走进乡村,近距离接触农民。

2017年10月11日,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甲路村村民举行抬阁巡街游行活动,庆贺金秋喜获丰收。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看来,非遗保护,民众参与至关重要。“以人的活动为主要传承途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基本特征。在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和指导下的民众参与,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真正保护的关键;而代表性传承人和民众的传承行为的耦合和同一,则是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质量的重要指标。”徐艺乙表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民族群众朝夕相伴。在当代,民众积极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恢复与重建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生活方式,应当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非遗乡村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