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梨花风起正清明 国人为啥看重这个节?

2018-04-04 14:58:22    新浪博客  参与评论()人

清明话语忆故人,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的节日,国人历来重视祭祀,祭祀迄今为止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上古,战国至秦汉,祭祀之风逐渐浓厚。到了唐玄宗时期,朝廷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也就是说,在唐朝,清明节已经是法定假日了。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描写的就是祭扫的情景。   

清明节还吸收了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俗称三月三,相传是黄帝的诞辰,后来演变为游春踏青的节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春光盛景,无限美好,人们脱下厚厚的棉衣,轻装窈窕,来到郊外,投进大自然的怀抱,饮酒赏花,荡舟放歌,还有水上竞标,蹴鞠,马球等丰富的娱乐活动,冬眠了许久的身心伴随着天上的纸鸢轻舞飞扬。     

清明时节,和风送暖,生机盎然,“清明南风起,收成无比好”“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个季节,春耕春种,播撒下一年的希望。  

清明时节,引燃浓烈的家国情怀,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会油然而生,从传统的祭奠方式到现在的文明祭祀,国人始终保留着慎终追远的独特文化,这源自中国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不管斗转星移,还是山河变迁,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地,都心系祖国,故乡,和亲人。      

北宋画家张择端 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则 描绘出了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之一即“清明盛世之意”,足以见得清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理解又别有一番深意。

关键词:清明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