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文旅页面 > 正文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等文化遗址遍布全省,冰川雪峰、高山草原、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交错分布,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碰撞,形成了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总长4600多公里,在甘肃省境内贯通全省,长达1600余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甘肃旅游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也积极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交流互鉴、互融汇通中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文化往来讲好甘肃故事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就来到敦煌莫高窟,探寻古丝绸之路的奥秘。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敦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学术人文交流活动。2018年,敦煌研究院派遣由石窟考古、美术、历史学、文物数字化、文物保护等领域8位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赴阿富汗开展文化遗产学术考察,这也是我国文化遗产学术团队第一次在阿富汗进行学术考察。

“2022年开始,敦煌研究院在中国驻德国、亚美尼亚、尼日利亚、马耳他、乌兹别克斯坦等9个国家的使领馆举办‘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系列活动,扩大敦煌文化的国际‘朋友圈’,国际反响超出预期。”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敦煌研究院还举办“敦煌论坛”“从巴米扬到敦煌”等5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组织“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绝色敦煌之夜”等学术论坛、艺术展演60余场次;在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支持下,制作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展现文明交流互鉴与历史传承,生动诠释共建“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不仅是敦煌,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甘肃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承接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古城援外项目,为保护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贡献甘肃力量。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联合开展论坛研讨、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人员互访、遗产保护等务实合作,更好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还借助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部省合作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组派文艺院团2000多人次赴90多个国家演出200多场。与9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年度部省合作计划。尤其是作为国家精品保留剧目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多次赴美、法、德、日、韩等国演出,受到各国领导人和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成为宣传甘肃的亮丽名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说,甘肃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成果丰硕,“丝路”朋友圈持续扩大,中国故事甘肃篇章更加精彩。

特色节会开展对话交流

2023年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敦煌文博会”)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敦煌市举办,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嘉宾同赴一场文化之约。

自2016年9月首届敦煌文博会盛大开启以来,敦煌文博会内容不断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展现丝绸之路灿烂文化和甘肃对外开放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

截至目前,敦煌文博会已吸引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文化和旅游界4000多代表参加,举办论坛会议50多场次、文艺演出100多场次,展示多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精品2万多件。2019年开始,“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联合举办,这是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也是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甘肃深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

“我们利用敦煌文博会等节会平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文物保护、价值研究、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同时,借助节会平台影响力,甘肃旅游业发展迎来大好机遇,吸引众多企业家到甘肃投资兴业、共谋发展。”何效祖说,敦煌文博会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搭建了文化融合、产业联动、成果共享的平台,在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之外,经济效应也在逐步彰显。

据了解,仅在第六届敦煌文博会期间举办的甘肃省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上,甘肃省各市州签约重点项目26个,签约金额106亿元,涵盖文旅康养、文旅综合体、文旅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演艺、景区提升等领域,收获颇丰。同时,有关部门组织文创产品和文旅装备展销活动,集中展示3600多件甘肃特色文创精品和300余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旅装备产品,加快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投资15亿元在酒泉市打造酒泉玥星商业综合体;投资30亿元在兰州新区打造共建“一带一路”黄金产业园;投资10亿元在武威市凉州区打造通用机场和低空飞行观光旅游项目;投资14.14亿元在天水市清水县打造清水县轩辕温泉建设项目……近年来,甘肃省与多个国内外机构一起,通过项目合作、资源整合、经验共享,不断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和对外交流。目前,一批文旅产业领域的大项目、好项目已经签约落地,甘肃文旅发展活力强劲。

“在努力讲好敦煌故事,促进民心相通的今天,甘肃省积极争取文化和旅游部、外交部等部门支持,把上级部门支持敦煌文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措施项目化清单化,真正把敦煌这个兼具中国特色又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做大做强,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何效祖说。

据了解,下一步,甘肃省还将结合当前对外文化交流新形势,坚持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进一步发挥敦煌文化融合世界多种文明长期交流互鉴的形态优势,统筹资源、完善政策体系,提供优质服务,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为投资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欢迎国内外朋友来考察甘肃优质文旅资源,甘肃将精心谋划,布局文旅招商引资好项目、大项目,共谱甘肃文旅发展新华章。”何效祖说。

牛 莹 罗赟鹏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2024-07-05 10:15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三星堆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2024-07-05 09:49 苏轼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

    2024-07-02 14:56 四川大学博物馆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有难忘的回忆,有未知的惊喜,有无数正等待慢慢实现的璀璨梦想,是的,这就是夏天。

    2024-07-01 10:03 夏天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京剧和国画都属于国粹艺术。以京剧的艺术样式表现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是一件有探索意义的艺术创举。新编京剧《齐白石》截取20世纪20年代享有盛誉的齐白石“衰年变法”这段重要人生经历,表现他执着于艺术理想,不为世俗功利所驱,只为艺术求索,终于成就了常人所不能成的业绩。

    2024-06-19 11:34 新编京剧齐白石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