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探访中轴线申遗的背后:重塑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

2018-01-23 13:22:42  北京时间    参与评论()人

2016年4月,徐岩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词:疏解非首都功能。“我就在全体商户大会上提出,南锣鼓巷也要自行整改。因为南锣鼓巷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徐岩说。

于是,在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下,由商会牵头,南锣鼓巷的商户自行整改,彻底改变了南锣主街与胡同风貌不协调的地方。“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每个商户基本都为此耗费了百万元以上,最多的耗费了数百万元,最终实现了成功整改。”徐岩说。

交道口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整改,由政府发挥定标立规、审核把关、执法管理等作用,同时也突出了南锣鼓巷商会的自治作用和商户的主人翁地位,建立了“商户自主提升、商会自治协调、政府兜底把关”的工作模式,创新了一套实用的特色商业街区治理体系。

事实上,就在整改的过程中,徐岩还碰到了怎么改的问题:“一开始没有标准,我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但这样不行。因为南锣是最早的胡同,又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所以它一定要有胡同的风貌,这是我们的是我们的魂,离开这个就不对了。”

但很快,徐岩的疑虑就被打消了。

就在2016年12月的东城区两会上,《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发布,这也是北京市第一个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该导则对街巷尺度、建筑格局、门楼形式、装饰构件等20多项内容都做出明确规定,并附有详细图例。

《导则》对相关规范做出了图示(图片源自网络)

如今,整改后重新亮相的南锣鼓巷结合了传统和时尚、共性和个性,既恢复了胡同的传统风貌,同时又时尚精致,令人流连忘返。据了解,南锣鼓巷还将继续优化,力争在2019年底将商户数量控制在100家以内,实现降低商业氛围、恢复历史风貌的目标。

无独有偶,同样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此前,前门大街也曾进驻过一些低端、与前门历史文化气质不匹配的业态,其中就包括不少卖土特产、卖玉器的店铺。但近几年来,随着前门逐步明确“历史文化展示区”的总体定位,也开始清退低端旅游业态,同时引进原汁原味的老字号和非遗精品,扶持老字号和非遗传承人设立工作室、艺术馆、博物馆,鼓励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

1月16日,国家级非遗、百年老字号“王致和”重回北京前门大栅栏看望老街坊,带大家又重温了老北京的风物往事——就300多年前,王致和南酱园在前门开业,直到1958年才搬离此地。

用“减法”来做“加法”

对于南锣鼓巷的变化,在此生活了近40年的杨占岭同样感受深刻。

雨儿胡同14号院就是杨占岭的家,推开朱红色院门,看到的不是以往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各种私搭乱建和逼仄空间,而是宽敞的院落和已经用灰色地砖平整好的地面。而走进后院,三种不同颜色的瓷砖仍在展示着过去私搭乱建对这个古老小院空间的挤占。

杨占岭指着前院房前很大一块地面告诉北京时间记者:“你看这块现在都是空的,以前都是住人的,(院里)走路的地方就是一个长条,全是房子。”

杨占岭说,院子是在去年刚刚拆整出来的。在此之前,交道口街道开展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范围内的居民可以自愿申请腾退,14号院的12户居民最终腾退了7户。

杨占岭选择了留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家的情况所限,而更重要的,是对这个院子的感情。“要说小时候那景,我现在都能想起来。写个作业,几个同学在门口支个椅子,那会也没有这么多汽车,最吵的就是自行车。那时候的胡同就是一个住着相当舒服的地方。”

拆掉私搭乱建后的雨儿胡同14号院后院(潘琦 摄)

住在雨儿胡同30号院的李淑兰则选择了搬家。她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南房,见不着阳光,十几平的房子还住了两代人。搬家之后的李淑兰住到了离奥森公园不远的城锦苑小区,“南北通透两居室,舒坦多了”。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整体院落将结合南锣文化特色,按四合院规制启动修缮、翻建工作。共生院落将通过拆除自建房、增加厨卫模块、完善院内公共空间及排污设施等各项具体措施,切实改善留住居民的生活环境。

不过,腾退,尤其在涉及文保单位的腾退,仍是北京古城保护面临的难题之一。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大机关没有办公地方,就选择大的院落像王府等地方办公,然后一直占用下来,还有一些地方被住户占用。而这些被占用的文物因为占用时间长、维护少,不仅环境恶劣,甚至危及古建筑的安全。

孔繁峙曾做过的一份调查显示,北京现有的15座王府中,除了恭王府对外开放以外,其余14座王府均被占用。在2016年的北京两会上,他专门为此提交了一份提案:老城重组应列出“王府腾退保护”时间表。

在2016年北京市政协中轴线申遗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吴世民也提出,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过程中,国家机关有关不合理占用的文物需要腾退出来。

在被问到文物腾退和整治为何如此之难时,孔繁峙曾表示,难在搬迁和资金。文物的维修资金一年10亿元,维修资金够,唯独不够的是搬迁住户。而维修古建的钱不能用于搬迁,得各部门共同协作来解决。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为此建议,用经济手段解决文物占用问题:“对于文物,要有全民保护的概念,谁使用文物谁就要承当保护的责任,使用文物的单位住在这里可以,但要每个月缴纳维修费用。”

寿皇殿已完成外部修缮(潘琦 摄)

关键词:中轴线申遗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