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下雨,但只有这个时节的雨最特别——和农作物的收获息息相关,也因此关系到我们的饭碗。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最有乡土气息的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充满了田园诗般意境的节气。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唐代诗人周朴在《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一诗中描写道:“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写的正是谷雨时节的景色。比起半个月前的清明节,此时更是一派春风和融、草色萋萋的暮春景象了。
这个时候,北方的小麦返青后开始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直至6月渐次成熟。精力旺盛的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巨大。每生产1公斤小麦约需1至1.2公斤水,眼下正是小麦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果缺水会严重减产、无法补救。
即使在南方水稻产区,此刻也是在水田里插秧的季节了。没有水,农民们将无从着手。小麦、稻米都是谷物,古人很早就认为“雨生百谷”,这一时期的雨水被称为“谷雨”,真是太贴切不过了。
过去农民种地基本是“靠天收”,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农作物被阳光雨露滋润的一生里,水分是最重要的生长条件之一。即使最新的高科技手段已经实现了在人工照明条件下种植农作物——即所谓“植物工厂”,完全摆脱了光、温、土、肥的自然环境限制,但仍然需要适宜的水分供给。
春雨为什么有“贵如油”的说法?中国是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事实上,谷雨时节我国大体上只有华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6月,雨带转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的雨会下个没完没了,俗称“梅雨”;7月,华北进入雨季。
尽管如此,比起立春、惊蛰、清明这前几个节气,谷雨时节的雨水还是很快多起来了。据中国气象局19日预计,未来三天南方多地雨势将明显增强。19日白天到夜间,江南中南部、华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20日南方雨带将向南移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江南大部、华南等地将自西向东出现中雨。
多归多,但雨水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降雨“贫富不均”的问题最让人头疼。季风气候的一个特点就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而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的大背景下,我国雨量时空分布不均的程度有可能越来越重。
据国家防总预测,今年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可能呈现南涝北旱趋势。洪涝程度可能会轻于去年,但干旱的程度可能重于常年,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部分地区可能有严重旱情。如何应对?基本上是“两招”——用工程手段对水资源进行调配和节约用水。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蓄分配,不仅对农业生产作用巨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作用。而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之一,因此节水意识的培养、节水技术的推广、节水机制的建立,从方方面面打造一个节水型社会,更是我们这个世界头号人口大国解决缺水问题的根本之策。
新华社记者董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