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匠心与微光(3)

匠心与微光(3)
2021-08-03 15:07:21 北青网

老胡先带我在古建工地去看了上好梁的门楼,再去一墙之隔的植槐堂游览,他是以自己尊崇的方式,在对先辈工匠致敬。鳞瓦、戗角,堂前、天井,“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奉财童子”“魁星点斗”“蟾宫折桂”“福禄寿”……前者建筑显然有徽派的元素,而采用透雕、凹雕,后者是线雕、多层雕,或夸张,或隐喻,或比兴。听他聊植槐堂木雕上的雕饰与工艺手法,称得上一种儒家思想的陶冶与民间艺术的享受。

看到植槐堂如此精美的雕刻,怎么不令人对远去的工匠肃然起敬呢?仿佛,那远去时光就藏在植槐堂“四水归堂”的屋檐下,藏在精美的雕饰中,或者藏在青石板地面的缝隙里,越看越显得古旧,越看越有回味。

匠心与微光

然而,回到雕刻现场,我能够感受到带着艺匠体温的手斧、木槌、凿子、圆凿、分离凿、木雕刀,还有锉刀。俗话说,不见匠,不像样。这些工具到了老胡以及工友手里,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刀一下,精准,有力,构件、木板上就有了人物、瑞兽、松竹的显现,栩栩如生。无一例外,他们一个个沉浸在木质的气息中,安然而自得,享受着这样的日常雕刻时光。

天井、窗户,无疑是观赏古建木雕的自然光源。在我看来,我们家园的建设,正是有了像胡文全这样的艺匠,才有了历史的纵深感,才愈发显得美好——是他们,用工匠精神的微光在照亮,而且自带包浆。

【作者简介】洪忠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发表散文、小说三百多万字,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品》《天涯》《散文》《芳草》《星火》《西部》《文学界》《鸭绿江》《四川文学》《湖南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黄河文学》《南方文学》《创作与评论》《散文海外版》,先后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影像·记忆》《婺源的桥》《松风煮茗》、长篇小说《见素抱朴》等多部。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