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匠心与微光

匠心与微光
2021-08-03 15:07:21 北青网

——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副会长胡文全侧记

洪忠佩

清晨的曦光刚刚从佛堂老街漫过,胡文全已经在现场指挥起重臂吊门楼的木梁了。他数了数古建工地上的梁枋,掐着时间去算,想在上午完成门楼的装配应该没有问题了。然而,每一件梁枋、斗拱、雀替,都是他与师傅们采用深浮雕或圆雕手法雕出的作品,又全部是榫卯结构安装,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小心翼翼。即便是微小的雕饰,也要完美如初。

匠心与微光

匠心与微光

毕竟是夏天,随着阳光的照临,气温就多了几分暑热。但,几位熟悉面孔的木工师傅一个工序接着一个工序,依然是有条不紊地对接着榫卯。像曾经的无数个清晨一样,胡文全都在佛堂的古建工地上忙碌着。

年前,老胡去慰问了中云、思口二家敬老院的老人,回村子里陪父母过了春节,初六就从婺源赶到佛堂古建工地上了。他说,敬老院是最能够感受到人世悲与欢的地方。问过了才知道,中云仁村是他的出生地,而思口的西冲是他开始学艺的地方。难怪,他多年坚持去敬老院慰问,已然是把思口当成了第二故乡。

匠心与微光

婺源,在皖浙赣交界,曾是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徽派古建筑遗存丰富,而佛堂属浙江,镇内义乌江穿境而过,又处在东阳江东岸,享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之誉,虽然两地处在不同的省份,但“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的建筑美学是相通的。至少,佛堂的历史建筑风格借鉴了徽派建筑元素,以及特色,婺源乃至徽州的徽派建筑呢,在营建过程中也离不开东阳木雕艺匠的参与。

匠心与微光

或许,这些都是胡文全与他的工匠团队能够融入佛堂古建行业的渊源之一吧。想来,更主要的还应是老胡过硬的手艺——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习木作木雕手艺,出师(学徒期满)后就去苏州园林古建工程公司学习独特的造园手法与古建修缮技艺,曾参与过苏州园林部分景观、安徽寿春清真寺、婺源部分宗祠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以对精湛技艺和对工匠精神的恪守,跻身全国首届“当代艺匠”行列。

匠心与微光

往往,机缘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老胡站在古樟下说,前几年承建万善阁与佛堂老街牌楼时,没想到能够继续在佛堂做古建项目。本来,按照老街牌楼的设计方案,面前这棵古樟是要移栽的,毕竟古树移栽一次就多一次生命的风险,何况它是老街与商埠活着的见证。也就是为了这棵古树,退让了两个商铺的位置。确实,只有从事古建修葺与园林营造的人,才会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有如此的情感。看得出,老胡不仅喜欢佛堂的老街,还喜欢朝江的副街、横街,虽然江边码头舟楫往来的情景消失了,但在街巷之中可以看到古代市井的风貌,还有遗存的清代、民国初期的古建筑。在那里,他读懂了一代代艺匠的独具匠心

匠心与微光

哦,想必对于佛堂老街,抑或流连老街的人,一棵古樟的意义是有迹可循之外生长的惊喜。其实,不论哪一个时期,分明一代艺匠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无法想象,正是这条老街从“鸡毛换糖”起步,成为了“国际超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

老胡先带我在古建工地去看了上好梁的门楼,再去一墙之隔的植槐堂游览,他是以自己尊崇的方式,在对先辈工匠致敬。鳞瓦、戗角,堂前、天井,“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奉财童子”“魁星点斗”“蟾宫折桂”“福禄寿”……前者建筑显然有徽派的元素,而采用透雕、凹雕,后者是线雕、多层雕,或夸张,或隐喻,或比兴。听他聊植槐堂木雕上的雕饰与工艺手法,称得上一种儒家思想的陶冶与民间艺术的享受。

看到植槐堂如此精美的雕刻,怎么不令人对远去的工匠肃然起敬呢?仿佛,那远去时光就藏在植槐堂“四水归堂”的屋檐下,藏在精美的雕饰中,或者藏在青石板地面的缝隙里,越看越显得古旧,越看越有回味。

匠心与微光

然而,回到雕刻现场,我能够感受到带着艺匠体温的手斧、木槌、凿子、圆凿、分离凿、木雕刀,还有锉刀。俗话说,不见匠,不像样。这些工具到了老胡以及工友手里,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刀一下,精准,有力,构件、木板上就有了人物、瑞兽、松竹的显现,栩栩如生。无一例外,他们一个个沉浸在木质的气息中,安然而自得,享受着这样的日常雕刻时光。

天井、窗户,无疑是观赏古建木雕的自然光源。在我看来,我们家园的建设,正是有了像胡文全这样的艺匠,才有了历史的纵深感,才愈发显得美好——是他们,用工匠精神的微光在照亮,而且自带包浆。

【作者简介】洪忠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发表散文、小说三百多万字,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品》《天涯》《散文》《芳草》《星火》《西部》《文学界》《鸭绿江》《四川文学》《湖南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黄河文学》《南方文学》《创作与评论》《散文海外版》,先后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影像·记忆》《婺源的桥》《松风煮茗》、长篇小说《见素抱朴》等多部。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