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简约,EVE CINA的设计师们将传统的图案以及元素提取重组,运用现代的表达手法,重新定义民族特色。本次时装秀,是一场与众不同的视听盛宴,也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深深触动,共同见证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时尚舞台的复苏和绽放。
来自深山的布依族秀娘们,也现场嘉宾和十五年来,对依文·中国手工坊有过帮助的人送上了她们亲手缝制的礼物。
传统工艺振兴的创新模型,依文·中国手工坊推动中国手工艺基因裂变
传统元素时尚表达,为本次时装周增添了浓浓的布依风情,也直观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
这些珍贵的原生态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文·中国手工坊在探寻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上,用十五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了一套“发现、整理、创新、应用”的闭环模型。
十五年来,夏华和她的依文·中国手工坊团队,穿梭于城市和大山之间,将这群绣娘找出来,通过商业与时尚的力量,携手她们与现代文明赛跑。同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依文·中国手工坊积累了丰富的手工艺大师资源,建立了3000余位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和近千种手工艺元素纹样数据库,以全新的商业模式运营中国手工艺联盟,实施绣娘扶持计划,推动手工艺博物馆群落建设。
践行文化精准扶贫,让绣娘过上体面的生活
“我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看来,传统文化是艺术,但对于她们而言,那就是她们的日子和生活。最好的尊重,是让她有自己的日子。所以,我们把博物馆建到大山,把外出打工的绣娘们一个个找回来,因为只有用适应原生态的模型,才能去传承厚植于那片土地的文化。”
——依文集团董事长,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
如何将传统工艺振兴与精准扶贫结合,如何把大山里的手工艺转化为生产力,依文·中国手工坊也一直在探索。在其最新的战略项目“绣梦计划”里,将充分与传统手工艺者的能力模型吻合,以统筹式的规划、众筹式的扶助、众包式的运营,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黔西南地区建立1000家“绣梦工坊”,每家绣梦工坊至少拥有5位绣娘,每家工坊每年保证有五万元订单,从而保证每个家庭年收入达到一万元,从而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不断帮助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让他们拥有永久脱贫能力。
如今这样的“绣梦工坊”样板已经建设了20多座。依文·中国手工坊还为其开拓订单承接渠道与绣片产品的销售,通过中国手工艺联盟企业和全球设计师资源,对工坊生产的手工艺产品进行再设计、生产、国际输出,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
绣梦计划如今在黔西南州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时装秀开场前举办的中国手工坊&黔西南州(布依)战略合作发布会现场,双方签约了中国手工艺小镇建设、手工艺传习所、中国“绣梦计划”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
册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方华与依文控股集团副总裁王茁签约中国手工艺小镇建设项目
兴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水旭东与中国手工坊副董事长郑芮,贞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钟代刚与中国手工坊CEO山月分别签署手工艺传习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