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缺乏对数字伦理的反思,以及虚拟世界的深度讨论,《失控玩家》仍然收获了商业上的成功,关键就在于这部影片在高概念设定之下的类型杂糅。
《失控玩家》的整体结构和叙事逻辑,几乎与几年前大热的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头号玩家》如出一辙。两部影片都使用了经典的麦高芬(MacGuffin)手法来搭建“寻找”的叙事主题。电影的关键并不在于最终找到了什么,而在于围绕“寻找”展开的一系列行动和故事。
正如影史经典《公民凯恩》里,众人探寻的是神秘单词“玫瑰花蕾”的含义;《头号玩家》里,主人公寻找的是深藏在游戏中的彩蛋;《失控玩家》的故事主线则围绕着寻找游戏的隐藏代码展开。
在游戏题材和超级英雄电影中设置“彩蛋”,已经成为这类电影创作的“套路”,在观影过程中发现主创们隐藏的“彩蛋”,也是影迷们的一大乐趣。各路英雄在影片中的“闪现”和“露脸”,不仅仅使各大IP“梦幻联动”,吸引更多的观众贡献票房,也使电影本身成为了主题公园式的影像空间。尽管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对这种电影创作走向感到遗憾,但它无疑已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电影发展趋势之一。
结合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下主题公园与影像的高度结合将成为电影的巨大“卖点”。各类电影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宇宙”,也正是基于电影从银幕到现实,从二维到四维的发展趋势。《失控玩家》对经典电子游戏《侠盗猎车手》的致敬,无疑会使游戏迷们大呼过瘾。同时,由于本片的出品方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由迪士尼公司收购,《失控玩家》也获得了美国队长、绿巨人浩克、星球大战等大“IP”的支持。作为一个原创而非“IP”改编的电影,超级英雄的“梦幻联动”无疑为影片拉高了与观众之间的亲密值。
不同于《银翼杀手》这类传统科幻片,《失控玩家》并不执着于严肃哲理的讨论,而是呈现出科幻、喜剧、爱情等类型杂糅的特点。对于“跨次元”爱情的可能性,也以“我只是一封他写给你的情书”这句浪漫的爱情告白巧妙化解。不过,走进影院的观众们,或许并不会太纠结于虚拟与现实的复杂问题。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他们需要的,可能恰好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爆米花”电影,一份献给视觉的“冰淇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沈从文作品的文学价值在海外被重新挖掘,从1961年美国学者夏志清在耶鲁大学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并对沈从文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至今,其作品在海外被不断翻译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