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眼界 > 正文

古代后勤战:多少阴谋诡计是围绕粮食进行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不吃饭会饿死,是最为简单明确的一条真理。

在战争中,大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场战争真正决胜的地方,往往在战场之外。用孙子的话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这些可以不战破敌的办法中,“断敌粮道,饿敌待歼”的办法一直备受军事家的重视。

古代战争中,断敌粮道是最阴险的计谋,很多大军并不是在战场上失败的,而是被饥饿打败的。但是要在战场上成功做到这一点,可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俗话说得好,兵车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大军的行动,必然伴随着大量的粮草,如果粮草不足,这支军队的失败会是件概率极大的事情。据统计,一支军队如果一天无粮,战斗力减半。如果两天无粮,战斗力耗尽。如果三天无粮,崩溃近在咫尺。

 古代后勤战:多少阴谋诡计是围绕粮食进行的?

古代军队里的运粮车。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截图

《孙子兵法》记载:“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另一部兵书《草庐经略》则强调,围城时要用三招,即筑墙围困,夺其粮草,断其粮道。野战时也要三招,即“深入夺粮”“断绝粮道”“饿敌必击”。可见在古代,军事家对粮草问题的重视度是极高的。

古代因缺粮而导致失败的最著名战例,是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当时赵军主力40万人被秦军团团围困46天,《史记》载:“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也就是说,赵军断粮46天,饿到了自相残杀、互吃的地步。最后进攻时反复进攻秦军阵地依然无法突破,最后这些饥寒交迫、筋疲力尽的赵军被秦军尽数歼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既然如此,军队出征前应准备好足够的粮草。粮食的储存、运输、分配、煮熟都是重要的军事课题。

首先,我们要对古代的生产和运输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好多人受到了电视剧影响,以为古代运输军粮不过是用大马车拉粮食袋子,马夫们一路高歌向前线进发。事实上,古代的道路条件和运输工具哪有我们想得这么好。另外,运输过程中的粮食保管也很不可靠。古代粮食运输效率之低,消耗之严重,是现代人根本难以想象的。

以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宋军的后勤条件十分艰苦,运输粮食的方式十分原始,主要依靠的还是民夫的背负。按照他的记录,宋军出征时,一个士兵身上可以带五天干粮,一个随军民夫则背负六斗米。以一个民夫支持一个士兵来计算,一波次的民夫可以支持一支同等数量的军队十八天的军事行动。如果计算回程,这支军队只有九天的时间。如果有两个民夫支援一个士兵,则可以支持军队十六天的来回行动。但如果是三个民夫支持一个士兵,这已经到了军队的组织极限。也就是说,如果朝廷要出动十万大军出征,基本需要有三十万民夫支持大军的后勤行动。以正常行军速度——即一支步兵为主的部队——每日40公里的行军计算,这支十万大军的行动极限是640公里,除非沿途有其他支持,否则很难超过这个距离。

麻烦的还不只是粮食运输,粮食损耗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按照《旧唐书》记载,在著名的李靖征突厥时,支持他们的后勤队伍从山东运粮到河套地区,单程行程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途中粮食损耗高达百分之九十,损耗最大的部分是民夫自己的伙食,毕竟民夫吃不饱,根本无法背负沉重的粮食前进。另外,途中降雨导致的粮食腐烂、路途中被麻雀老鼠吃掉等等,都会造成粮食在运输途中的大量损耗。

 古代后勤战:多少阴谋诡计是围绕粮食进行的?

征突厥的李靖。来源/电视剧《贞观长歌》截图

古代的生产力有限,土地上出产的粮食,能剩余的部分是很有限的。据统计,春秋时期,中国平均亩产的粮食约为50多公斤。到汉朝时达到60多公斤,到魏晋时期则达到90公斤左右。到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的粮食情况如下——唐朝时期亩产138公斤;宋朝时期亩产225公斤;明朝时期亩产333公斤;清朝时期亩产470公斤。

可见越往古代,单位亩产粮食越低,原本粮食就十分有限,再赶上天灾人祸又要大量减产,可以积攒的粮食实在不多。所以,古代的一次大规模出征,差不多要消耗全国一半的存粮。

当时有“夫运粮百里,无一年之食,二百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之说,通俗一点说,从100里外向军队运粮,国家少一年的存粮,200里,少两年的存粮,300里,少三年,可见古代战争对社会财富的消耗是惊人的。

“因粮于敌”?实际很难

运粮的巨大成本,让很多人产生了“因粮于敌”的想法,实际上这也很难。《孙子兵法》中提到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之策。按照孙子的理论,吃敌国的一份粮食,相当于从国内运输三十份粮食。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战争论》里也主张,军队行军应沿村镇多的地区行军,因为可以方便获得粮食。一般一个千人左右的村庄,储存的粮食足够五万人吃上三天。但是,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毕竟敌国不可能老老实实把自己宝贵的粮食给你吃的。一旦打起来,敌人很可能坚壁清野。

在古代农业社会,往往是秋收后才开始打仗,因为此时粮食已经收割完毕,可以征召农民入伍。但有一个悖论,秋收完了去打人家,人家也秋收完了,所以,被入侵的一方立刻坚壁清野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操作很简单,运走一切可以运走的粮食,运不走的一起烧掉。1812年,拿破仑攻打沙俄时,就是吃了这个亏。

 古代后勤战:多少阴谋诡计是围绕粮食进行的?

在古代农业社会,往往是在秋收后才开始打仗。来源/纪录片《血战长平》截图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