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开战。
新闻里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痛失孩子的年轻夫妻(图源网络)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被炮火炸伤的孩子奔向医院,然而,孩子最终在襁褓中死去,母亲的衣服上还留着鲜红的血迹...
一个月过去了,无辜的生命在逝去,国与国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却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发出那个熟悉的疑问:
和平在哪里?
提到和平,我们很容易想到“和平鸽”,那么——
鸽子为什么是和平的象征呢?
这种说法来自《圣经》里的一个故事——
上古时期,为了惩罚作恶多端的人类,上帝降下猛烈的洪水,世界一片汪洋,只剩诺亚的方舟。
▲诺亚方舟(图源网络)
在避难的漫长时间里,诺亚先后放出不同的动物去探明外界的情况,最后一只鸽子归来,嘴里还叼着一支新拧下来的橄榄叶。
▲归来的鸽子(图源网络)
由此他知道,外面的陆地已经露出水面,洪水正在一点一点褪去。
过了几天,诺亚终于走出方舟踏上陆地,上帝和他约定,以后将不再用洪水毁灭世界。
说完,彩虹飘上了云间,从此见证这个约定。
人类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之后,带回橄榄枝的鸽子就被当做是和平、安全的象征。
不过,基督教以外的人对这个故事并不熟悉。
鸽子真正冲出西方文化的界限,变成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和平鸽”,还需要一个世界级的曝光。
而它走红的“幕后推手”,正是大艺术家毕加索。
▲毕加索(图源网络)
他和鸽子的不解之缘,还得从童年时代开始说起。
那是一个很幸福的小家庭。
毕加索的父亲荷塞先生是个美术老师,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以外,就是在家里画画。
荷塞很喜欢画鸽子,常常在画好几只鸽子之后将它们都剪下来,然后在纸上移动、组合,思考最好的构图。
摆弄这些的时候,他只是专注在画面上,并没有过多理会旁边的儿子,小毕加索就这样安静地待在父亲身边观察,常常拿起画笔和白纸,模仿父亲画画的模样,日复一日。
▲毕加索9岁时的作品(图源网络)
渐渐地,在小毕加索尚未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用手里的铅笔来表达自己了。
荷塞先生对儿子的天赋感到很欣慰,当孩子长大,他开始制定教学计划,让毕加索从基础的素描开始学起。
为此,他还特意在家里养了一大群鸽子,让小毕加索观察它们,指导他刻画鸽子的的神态和动作。久而久之,鸽子成为了陪伴小毕加索成长的伙伴。
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毕加索还记得“一幅描绘鸽子的大型油画,鸽笼的栖木上挤满鸽子,有千万只鸽子,我以为马尔塞德广场上的鸽子都飞到了父亲的画布上。”
▲毕加索儿时的画作(图源网络)
其实,那又未尝不是他自己的画布呢?
接受父亲教导,与鸽子为伴的童年始终是毕加索回忆里的温床,浇灌着他日后的艺术生涯。
但鸽子,还有更加坚韧的力量。
战争年代,当毕加索面对战乱和生灵涂炭,鸽子又成为他对逝去生命的纪念、对战争的责难以及对和平的渴求。
1940年,法西斯攻占法国巴黎。
远处炮声轰鸣,毕加索坐在桌前思索,传来一阵敲门声。
邻居米什站在门口,神情悲痛,他的脸上遍布伤痕,手里捧着一只断了气的鸽子。
原来,这只鸽子的小主人,是米什的孙子柳辛。
▲毕加索曾经画的《手捧鸽子的孩子》,似乎和这个故事在命运里相遇(图源网络)
那天,柳辛只是照常在房顶上放鸽子,却被几个德国士兵给盯上,他们怀疑孩子是间谍,走上屋顶要盘问他。
想起在战斗中遇害的父亲,柳辛怒火难耐,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直接冲上去跟敌人拼命。
年幼的孩子当然不是士兵的对手,被惹恼的德国士兵毫不留情地将柳辛摔下楼去,就连旁边的鸽子也没有逃过,被敌人一只一只掐死。
老人流着泪,请求毕加索画一张鸽子像,以纪念他死去的孙子。
毕加索立刻答应,挥手画了下来。
▲作画中的毕加索(图源网络)
而这只从鲜血中重生的鸽子,还将飞向远方,飞向更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许多地方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大家在战后重建生活。
1949年,巴黎承办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著名的作家阿拉贡委托毕加索为大会选一幅切题的宣传画。
毕加索让他到自己的画室进行挑选,阿拉贡马上被一张石版画上的鸽子所吸引。
▲(左)毕加索作品(图源网络)(右)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海报(图源网络)
这是一只沉静、肃穆的白鸽。
它收着翅膀站在原地,眼睛望向前方,眼神里带着一丝坚韧和执着。
背景被纯黑色所填满,但白色的鸽子在颜色对比中却显得更纯洁,更坚定。
“多美的鸽子,这只从诺亚方舟里飞来的鸽子,正是和平的象征啊!”阿拉贡兴高采烈地喊道。
就这样,这只鸽子成为和平会议上的标志,并从这里飞向世界各地,让西方以外的国家也领会到它所传达出来的,和平的希望。
它被人们亲切地唤为“和平鸽”。
▲这只鸽子也出现在中国的邮票上(图源网络)
第二年,毕加索选了一幅新的画送给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左)毕加索作品(图源网络)(右)第二年的世界和平大会海报(图源网络)
这和上一只鸽子的风格大为不同。
它不再停留原地,而是展开翅膀飞翔到空中。
毕加索明显用了更加急促、有力的线条去刻画鸽子的翅膀,我们能感受到它翅膀的力量和动感。
翅膀上的羽毛显得有些凌乱,就像是经历过一场疾风劲雨。
在它的身上,艺术家本人的感情更加强烈和饱满地流露出来。
就像毕加索自己说过的那样,“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在作品中是无法隐藏的,但同时,也是这种情感力量赋予艺术品不衰的能量,深深感染着我们。
当画下第三只和平鸽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952年。
和平大会的范围从局部地区扩大到全世界,大会名称变成“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左)毕加索作品(图源网络)(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海报(图源网络)
这次,毕加索的画面上出现了黑白以外的颜色——一道彩虹,我们可以猜测,这和诺亚与上帝的“和平约定”形成了对应,预示苦难已经过去。
鸽子在彩虹的中央打开双臂,比以往更加自信舒展地在空中飞翔。
线条又细腻起来,鸽子的羽毛、身体轮廓、眼睛和嘴巴都是一笔一笔鲜明刻画的,从容不迫。
鸽子的状态就像是毕加索情绪的投影,它不再像之前那样压抑、悲伤,也不需要卯足力气穿破风雨,而是慢慢变得平静、自由。
这个画面塑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也意味着,最艰苦的世界战争年代已经过去,全世界的人都有理由怀着希望去期待一个更加和平、安定的世界。
▲新的和平鸽邮票也飞入中国(图源网络)
从童年时期开始,毕加索为自己、为世界画了无数的鸽子。
鸽子是他童年的浪漫和美梦,孕育了自己艺术的起点;在战争年代,鸽子又成为令他心碎的故事,代表着对生命的纪念。
当鸽子在他笔下逐渐张开双臂,从痛苦的黑暗中飞向蓝天时,那三幅和平鸽也从西方飞向了世界,给全人类带去甘霖。
艺术家将他个人的“血肉”用艺术的方式传递出去,在那个遍布硝烟的时代,那些作品足以超越个人感情,靠近大众,被所有人读懂、铭记。
▲毕加索画的其它鸽子(图源网络)
这份慰藉不需要任何的言语,因为感同身受。
或许这也是一只简简单单的鸽子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作品的理由吧——
它书写了艺术家饱满的感情;体现着凝练的艺术设计;蕴含着对全人类有价值的反思和意义。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和平鸽展开翅膀,
依然在等待着它从战火的废墟中归来,为我们衔来一支金黄的橄榄叶。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